“匆忙”是尼采描绘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匆忙”究竟是好是坏?“匆忙”真的是这个时代不可逆的一种状态吗?“匆忙”给人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在尼采看来,之所以匆忙,是因为内在的空虚,没有灵魂,所以忙于外部的事务,想用这来填补和掩盖空虚。
尼采说,在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里,到处是令人眩晕的匆忙,这个时代厌弃一切“无用”之事,只做所谓“有用”的事,就是能够带来眼前利益的事。
处在这个时代永不停歇的骚动之中,年轻人被切割了成碎片,被当下夺去了永恒的愉悦。
现代人是不可救药的野蛮人,是日子的奴隶,是悬挂在瞬间之网上永远挨饿的人。他还谈到现代人狂热的不安,对成功和获利的渴望,对当下的过分看重。
尼采说,那种匆忙,那种令人不得喘息的分秒必争,那种不等成熟就要采摘一切果实的急躁,那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在人们脸上刻下了深沟,就好像有一种药剂在体内作怪,使人们不能平静地呼吸。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96/4cead016edd1ee63.jpeg)
在尼采看来,大家都心神不宁地向前猛冲,就像是烙了“3M”印记的奴隶。所谓“3M”,就是德语里的Moment(当下)、Meinung(舆论)、Moden(时尚),人人脸上都烙了这三个字,成为当下、舆论、时尚的奴隶。
尼采如此描述他对现代人的观感:当我在闹市观望行人,看成千上万的人表情迟钝或行色匆忙地走过去,我就总是对自己说,他们一定心情恶劣。
他还打比方说,这时候他就好像看见一群羊争先恐后地往前跑。是啊,干吗这样着急?你们到底要去哪里?还不就是去屠宰场吗?
尼采又把现代和古代做了比较。
在古代,悠闲和优雅是美德,工作使人内疚。
古希腊人是很安闲的,他们没有那么多事情要做,经常在太阳下活动。
古希腊文里学校这个词,意思就是闲暇,上学就是不用做事了,可以看书、思考、讨论问题了,这才是值得想望的生活。
他们真要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做手工,是要躲起来的,怕人看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96/5e4c26534e5ea11f.jpeg)
现代人正相反,勤劳和精明是美德,闲暇和沉思使人内疚。
古代人忌讳太珍惜寸阴,主张对俗务不动心,关心的是永恒;现代人却只对当下的利益认真。
他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卑鄙的时代,因为我们看重的恰恰是一切高贵的时代所蔑视的东西,而高贵的时代所尊敬的东西反而遭到了我们的蔑视,价值观完全颠倒了。
闲暇是高级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现代人没有闲暇,也害怕闲暇,产生高级文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消失,不可能产生高级文化了。
人人都害怕独处,憎恨安静,为了逃避内省,逃避面对自己时的良心不安,就必须匆忙。
今天是520,能否停下匆忙的脚步,给自己一些关爱呢?
老子说: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蒙田说: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王尔德说:自爱是人生漫长浪漫史的开端。
…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96/d3a83353c53c2ebd.jpeg)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选自《老子》七十二章。
老子谈处事的方式方法时他说:“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意思是: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显耀自己,有自爱之心而不自以为贵。
老子认为,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知足;能够知足的人,不会显耀自己,以示高人一等。
有自爱之心的人,不会自以为高贵,处处追求特殊待遇。
所以,舍去自见、自贵的心理,而取自知、自爱的做法,才能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
爱自己是自古以来的常识,也是简单朴素的真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96/e541295d08938679.jpg)
然而人总是乐于表达如何爱人,往往忽略了爱自己。
席慕蓉说: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光的含意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的意义
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
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当你去真正爱一个人时,你的爱或许是无怨无悔的,甚至执拗到:我爱你与你无关~
可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当初爱的激情还会剩下多少呢?如果没有回应之声,你的爱又能坚持多久呢?如果这种爱让你低到尘埃里,你不会怀疑或者纠结自己爱的分量吗?
爱别人或许会得到幸福,但前提是必须爱对人;爱别人或许会伤心落泪,因为爱情里从来就没有等价交换。
可,爱自己却会让你收获满满的幸福。
闲暇时刻的一杯柠檬水,柔软贴心的花边睡衣,时尚经典的漂亮包包,哪怕是一只心仪已久的艳丽口红…
一本自己喜欢的时尚杂志,装裱精美的中外名著,无意中遇到并惊艳的一件艺术品,或是街头转角在那间咖啡屋…都可以成为宠爱自己的方式。
这个世界很大,我们很小;这世间的人很多,我爱不过来,所以先从爱自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