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简直比考研看书的日子、等考研成绩的日子还要痛苦。
成绩尴尬,一志愿去不了,只能看看调剂。我已经做好了没有好的适合的就不上了去找工作的准备,可是老爸不这么想。他不断地在网上搜罗信息,发布问题,然后把各种截图发给我看,几乎每天一个电话问我。
他想着只要有研究生上就行;我想着如果这个研究生地区不好或者学校不太专业,那还不如不念。
他想着现在的工作找肯定能找到,一个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我想着许多工作都是不是对口的,我相信自己能找到,哪怕开始工资只有两千多。
他想着研究生出来了以后,学历总是高过本科的,也肯定要好找工作;我想着我是不想再念书了,那三年如果不好好学还不如攒三年经验来的值当。
他说他的,我说我的,到后来我已经不愿意跟他争辩了。我不是一个善于用言语表达我的情感的人,我在QQ上心平气和地一个字一个字的码,可是他还是持着他自己的意见。就算说着“那随便你”,之后还是会不断问我。
他舍得让我去广西、广东、东北,他愿意让我去不是那么好的学校;我特别理解不了他为什么非让我念个研究生。也许就像他不理解我为什么不上研究生吧。
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为了让我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真的就只有这条路吗?
理解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在跟不同的人聊天交往的时候,在和别人的沟通中出现不和谐的时候,我们总是期望别人能多理解理解我们,有时候却不愿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
或者当我们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时候,却发现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时候包含着三观的差异,包含着在我的世界里看来完全不能想象的想法。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孩童只盼望欢乐 大人只知道期望 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体恤对方——陈奕迅《Shall we talk》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尽全力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
从小到大的路线几乎都是你帮我指挥好了的。哪个初中、哪个高中、哪个大学,要不要考研······曾经我心智未熟,没有足够的经历来做自己的选择,可现在,我已经到了能自己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年纪了。
我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做你羽翼下不愿长大的孩童,我要逐渐清晰关于我的未来和方向,顺着你指好的路也许会是坦途或者死胡同,沿着我自己试着走的路也会是这两个选择,甚至后者的几率更大次数更多,可是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成长的更坚强,羽翼更丰满,不是么?
我知道现实很残酷,现实甚至比我想象中残酷更残酷,那就当我有受虐狂的潜质吧。让现实虐一虐我,这样总比温室里的花朵存活的久。这个决定我也是自己想了很久,人总要步入社会的,或早或晚。我把这次看做上天给我的暗示,也许我真的就不再适合搞学术、念书了呢?
就让我任性一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