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女儿出差要坐地铁去车站。她有些担心地看向我说,手机看太久会伤眼睛的,要不,妈妈陪我到地铁站,你也可以顺便运动一下。
我巴不得有这样一个和女儿同行的机会,赶紧起身换衣服。女儿把手伸向窗外,说,似乎落雨了。雨后漫步应该很浪漫吧,不要忘了带把伞。什么时候女儿变得如此细心了?
出门后不久,雨越下越大,我们似乎在雨幕里穿行,不时有水珠溅起,落在裤脚。女儿用力搂了搂我,执意劝我说,妈妈回去吧,我一个人走,免得两个人都要淋湿了。说罢,怕我再坚持,她大步朝前走去。
有一刻,我的眼泪流下来。记忆里,这样的场面似曾相识。那个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雪花像细雨一样密密麻麻,打在人脸上生生的疼。我拉着不到五岁的女儿的手跑向单位门口,风打着旋儿,冷得人直哆嗦。路上积满了雪,白茫茫的一片。我看向五百米以外的塔冢小学,给女儿整理好帽子和围巾,紧紧抱了她一下,说:“真真你看,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妈妈和你一起过去,妈妈再返回来,你受一次冻,妈妈受两次;二是你一个人跑过去,妈在原地看着你,这样你受一次冻,妈妈不用受冻。”
女儿思索了一下,点点头,一个人果断地跑去了学校。当时年轻的我只知道因再次捉弄到她而自鸣得意,暗地里嘲笑她的傻,哪曾想女儿转眼就成人了,今后呵护她的机会会变得少之又少。直至有一天她主动离开,不再需要我的陪伴,甚至转而安慰我,叮嘱我,保护我。
我站在雨中,回忆像滔滔江水绵延而至。那些偷拿她零食被发现的日子,那些母女像顽童一般斗气的日子,那些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日子,那些牵着她的小手一起逛街的日子,那些做好饭菜等待她放学归来的日子,那些她理直气壮与我讨要说法的日子……一切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着,转眼间却都已成为过往,女儿已经毫无察觉地在一点一点离开我的羽翼,开始日渐独立的人生。
曾几何时,她开始主动煲电话和我谈天说地,开始在特殊的日子里为我精心准备礼物,开始坚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开始像成年人一样跟我分享她的喜悦、焦虑和困惑……直到有一天,我跟老公不得不小心翼翼说起老去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里,女儿几乎是缺席的。
的确,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中年、晚年的空巢现象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在心理上早做准备。未来对独生子女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他们既要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工作环境的频繁更替,又要面临养育子女的高成本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带来的高赋税以及随之而来的繁重的工作量。如果双方老人再不懂得调整自己,对孩子仍抱着较高的心里预期,无疑只会忙中添乱,让他们苦不堪言。
因此,我多么希望自己在晚年时能有一个好的身体,能尽量打点好自己的生活,给女儿少添些麻烦。但愿上苍慈悲,怜悯一颗母亲的心,让我健康的状态长一点,再长一点。
回想我们姐弟四个,因工作原因,父亲在病中尚不能服侍左右,多亏了母亲才有了大致周全。现在,母亲即便与我们一起生活,内心的孤单我却束手无策。一日,母亲在我家里待久了,又开始想念老家,想念和父亲曾一起居住的院落,想念村里朝夕相伴的伙计们,我不得不和老公一起开车送她回家。一种悲凉自内心升起,约摸到人生的尽头,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喜,一个人忧,一个人孤身体验无法排解的落寞和无尽绵长的追忆与思念。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她大概是看得非常通透了。
女儿啊,以后的人生路漫漫,你一定要学会豁达一些,不跟烂人烂事纠缠;要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对劳而无功的事要学会放得下;做好自己,学会不强求,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逻辑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学会凡事遵循自己的内心,不勉强自己,要看透人性的险恶,保护自己少受伤害。
有些路,只要做出了选择,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三心二意终将一事无成。不要受眼前利益的蛊惑,面对浮华,要试着静下心,甘于坐冷板凳。要知道,人生无外乎一种体验,幸福也只是内心的感觉。
妈妈信任你,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