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花园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李水脉的文艺商之脉
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叩开国门(6)

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叩开国门(6)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6:27 被阅读135次

    第六章 叩开国门 邓小平会见幸之助  佟志广会客联络处

    一、“破冰之旅”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同一天,美国《时代》周刊出版。按照它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期评选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在这个年份,中共中央名义上的三号人物邓小平推上年度风云人物的位置。

    文章标题是“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中美建交28天后,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访美。1月29日上午10时,美国总统卡特亲自在白宫南草坪主持欢迎仪式,鸣礼炮19响。按照国际礼宾规格,接待国家元首是21响,政府总理是19响,副总理是17响。

    欢迎仪式上,美国总统陪同中国副总理检阅了美国仪仗队。随后,以国宴相待。邓小平表示:“中国的大门对一切朋友都是敞开的。”

    2月5日,即邓小平离美回国之日,他再度出现在《时代》封面上。此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二、外资进入中国

    邓小平访美释放了一个积极开放的讯号,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走进中国。而这年1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到中国去!”这年春天,法国人皮尔·卡丹带领12位服装模特来到中国,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向首都群众展示了“皮尔·卡丹”服饰的魅力。

    那时候,中国流行服饰不外蓝、绿、灰三色。皮尔·卡丹的到来引发了服饰革命,上海的服装店里开始出现五颜六色的新式衬衫。不经意间催生了浙江温州的纽扣、服装生意。

    不久,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回访中国。基辛格介绍了惠普。随后,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应邀访华。中方正式提议与惠普建立一家合资企业。

    按照当时政策,不成立合资企业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另一家美国公司可口可乐的产品只能从香港向内地发送,仅限于在北京的友谊宾馆销售。因此,惠普1985年组建合资公司。

    就在美国企业踏入中国大门之际,日本人也如期而至。1月,中国从日本引进的年产1000万平方米压延法PVC壁纸的生产线在北京建成投产。

    1979年,上海金星电视机厂从日立公司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四川长虹则引进松下公司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天津市计算机中心选择从富士通公司引进电子计算机。

    6月,为了兑现一年前的承诺,松下幸之助访华。

    到达北京当日,松下在有关单位邀请下观看了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

    松下接受邓小平会见时说:“企业管理是个综合性的艺术,经营也是立体空间的,有无限创造性的艺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综合艺术家。前天,我看了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神通广大。经营管理者也应该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才行。”

    邓小平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缺少孙悟空”。

    随着日美公司纷至沓来,中国企业懵懂上路。1979年,北京烤鸭店恢复营业。一年后,北京烤鸭店恢复启用被废掉的商标“全聚德”,实施公司化运营。

    三、可口可乐重返中国

    1976年,中美两国尚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互相在对方首都设了联络处。佟志广在中国驻美联络处任商务秘书。当时的可口可乐总裁马丁找到佟志广表示,向中国出口可口可乐。

    佟志广告诉他,现在进入中国"为时尚早"。他解释说,中国大陆老百姓只在电影里见过可口可乐,当时的中国还不可能接受可口可乐这个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产品。

    1977年,佟志广回到国内,进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这一年,马丁又找到他。马丁把佟志广约到自己下榻的北京饭店,再次提出可口可乐希望重返中国。

    经过当时中粮总经理张建华和佟志广等人多方努力,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签订协议。可口可乐撤离大陆30年后重返中国,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

    巧合的是,在北京饭店同一层楼另一间会议室里,中美两国正进行恢复邦交的谈判。4天后,《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5天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首次访华。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央电视台要买片子播放,找到可口可乐,希望赞助20万美元,条件是在片子播放前后放可口可乐广告。

    20万美元在当时是个天价,可口可乐公司一年在中国也赚不到20万美元。但美国人很清楚,可乐的广告一旦在中央电视台上播出意味着什么。自此,可口可乐逐渐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四、借鉴外国管理经验

    1、 “末位淘汰制”

    1979年,中国最“热”的地方是广东。广东最具吸引力的是深圳。

    改革开放伊始,香港商人刘天就跨过九龙海关,在荒郊的土地上盖起厂房。他将制鞋的一部分鞋面业务搬到这里。他提供设备、技术和原材料,雇佣工人加工。深圳方面只收取加工费。

    香港人敬业,认真,讲究规则。农民出身的本地工人则有所不及。刘天就炒掉了厂长,宣布实行“末位淘汰制”:凡是产品做得不好,废品率高,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的人一律炒掉。

    这是深圳人第一次听到“炒鱿鱼”,至于“淘汰制”更是闻所未闻。

     2、岗位责任制

     1979年,国务院研究决定,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务院明确两点:

    一、利润分配上,企业保留一定的利润留成;

    二、权力分配上,给予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资金运用、干部任免等方面的权力。

    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型国企成为试点。

    首钢的周冠五对国营企业作风陈腐、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弊端痛心疾首。治沉疴需下猛药,他推出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管理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个百分百”与岗位责任制。

    所谓“三个百分百”,即每个职工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规章制度;出现违规违制,都要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是否造成损失,对违制者要百分之百地扣除当月全部奖金。而岗位责任制也异常严格。迟到一分钟,或者在车间不戴安全帽,都会被扣罚奖金。一般违规最少扣罚一个月的奖金,行为严重者要罚去三个月甚至更多的奖金。

    局部试点取得成功后,1979年底,“放权”试点企业达到4200余家。同期,荣毅仁应邓小平只之邀,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日后这家公司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航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望春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丨叩开国门(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k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