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电影
《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作者: 洗溪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00:11 被阅读6次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里,老师说:“一个人最好啊,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没有做过病人。”

这句话于我印象格外深刻,在平凡人世,这是多么深挚的祝愿。

我想,生命之所以是种巨大的诱惑,除却动物性的活着的本能外,更因为一些熠熠生辉的时刻,好比少年十五二十时的春天,满怀希望的赶路,仰头忽见一树花开;又好比中年四十五十时的夜晚,在深深的庭院,半醉间守得云开见月明,想起曾经一往无前虎山行,心境忽然清明而淡然。

一切的一切,必须有一个好身体,不然无论欣喜痛苦,都被疾病变得拖拖拉拉——不痛快。

健康的,高兴悲伤的劲头过去了,能选择重新开始,疾病的,快刀斩不了乱麻,折磨如影随形,了无尽头。

《我不是药神》的主角,就是这么一群拥有漫长人生的人,就是这一种

一、穷病无医

“世界上真正只有一种病,穷病,你救不了那么多的,算了吧”

作为被广大观影者评选出来的最佳台词之一,只能说,它之所以最佳,是因为距离吃不饱饭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贫穷依旧在人心中作祟。

大作家说过一句:“我喜欢钱,因为我从来没吃过钱的苦,只知道钱的好处,不知道钱的坏处。”换到穷,就是,人人厌恶穷,因为人人都知道穷的苦,只知道穷的坏处,没有好处。

在通货膨胀还没有今天这么严重,一两块钱可以买一碗面的的2002年,四万元一瓶的药,于普通人甚至是小有资产的人而言,都是不小的一笔负担,何况这个药是不能停的,一个月一盒,属于长期必须的消耗品。(现实中瑞士格列卫当时应该是两万多一盒,也相当贵了)

一旦生病,还是这样的病,就是背上了沉重的生命的十字架,有钱就是个活,没钱就是个死。还有可能把家人也一并拖进深渊里,吃药吃掉了房子、吃掉了亲情、吃掉自己。

所以病友群里有的QQ头像一段时间后永恒的灰暗了,所以有了宝宝后决心要好好活下去的吕受益上吊自杀。

悲哀的不是无药可救,悲哀的是,明明你知道有种药可以救你的命,你却因为吃不起,只能站在生命的门外,看死神一步步向你走过来。

《论语·季氏》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道破社会乱象的真谛,但孔子提出的却是“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中的“来”字,自古及今,都有一定的争议,有的认为当是使动用法。要以仁义德行吸引他们的依附——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想法过于美好,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

作为等级制度的维护者,孔子有些思想固然伟大,但他认为人当各司其职,各在其位,各谋其政,或许是因为不管如何,他脱离了生产,不知道当奴隶、当平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奔劳而无所得,全为公侯之事的苦。

寡、不均、贫,全都需要一个强有力可调控的“富”。修文德虽不可或缺,强大实力,发展好经济,做好再分配的工作,设立受益面最广大的制度才是更大的硬道理。

把闹得沸沸扬扬,风雨满城的大明星逃税的钱收上来,好过将没有保障的病人拒之门外。

十数年过去了,这种药终于被列入了医保的范围,但我猜想,即便在医保之内,可能还有很多人吃不起。

国家努力治穷病,还需个人努力之配合。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了,整日闲闲散散,东游西逛,吹牛比谁都吹得大,却靠着国家的救济金而活,如果说起他不上进,马上就会怨恨起社会,头头是道,你说不过他。

我也见过太多那样的人了,勤勤恳恳,忠实可靠,但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就让他无法翻身,被命运死死的压在泥地里,动弹不得,有的选择沉默,有的依然欢笑如常,将苦咽进肚子里。

诚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心活一点、人勤一点,大钱赚不到,还是能赚到一些钱的。

有的人是心穷,有的人是真穷。

心穷难治,真穷亦难治。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对生活的希望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呢?

衷心祝福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了什么,都不要放弃,自救——help yourself.

二、命运

上大学前,我常常觉得,是我自己选择了命运。后来,大二有段时间因为不适应东北的气候等一系列原因生病后,我常常会想到,也许是命运选择了我。

生病后,再看史铁生的书,就和从前感觉不同了。粮食救饥饿、药物救疾病、书籍救灵魂,都是救命,功德无量。

我的小毛病,虽讨厌,但也不至于决定“我这个人,是否明天醒来,还依旧存在于这个世界”这种事。可有些无常,却使一些倒霉蛋毫无理由的缺了胳膊少了腿、不成人形、没了命,最关键的是,他还没地方说理去,能怪谁?怪老天爷吗?老天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要恼它,气坏了自己;你要骂它,白费心力;你要打它,一拳打在了空气里……

《梁书·儒林传·范缜传》载:“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

命运是什么?不是什么命中注定那一套狗屁理论,命运是“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没有为什么,没有怎么就偏偏是你,没有不公平,这些通通都没有。有的,那便是,——就是这样,就是你。

没什么道理可讲。

影片中,人各有命。男主程勇一开始,做生意卖不出货、店铺交不起租金、前妻要带孩子移民、老爹中风没手术费——可谓悲惨中年;其它几个人,孩子四个月就查出慢粒性白血病的当家男人、老公跑了为了生病女儿做脱衣舞女郎的母亲、主与他同在的生病牧师…

年少总想长大后,长大后发现,哦,原来也就是那么回事,也是漫漫长途,漫漫艰险,半信半疑,一脚深一脚浅,等一生,也等不来要等的那个戈多。

文学作品总喜欢描述“真正的生活”,而我们普通人所面对的,往往都是“真实的生活”。

影片中,牧师第一次出场,是带领着众人读《圣经》,非常感动。我记得木心说过,说自己如若侥幸写出了和《圣经》文风一样的句子,心下便如登宝山,如归故乡。

我认为,感人的,是一种荡气回肠的朴素。

不是基督徒,不是佛教徒,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注定,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神与神之子。看看书也好,就作一种抚慰。

其它的悲伤时刻,就像莎翁说的吧:“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给予报复。”

三、英雄主义

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好电影,非常好。

当然,也有另外的声音说,这是一部类似于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电影。

某种程度上,我是认同这种说法的。

所谓的超级英雄电影,从小到大,大家看的应该不少了,主角往往是以一己之力,牺牲自己,拯救了大众。这一方面符合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投射与自我幻想,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种代入暂时性的解救大多数人枯燥乏味的生活。好莱坞大制作在这个类型上简直已经炉火纯青、臻至化境。

程勇从一个因缺钱铤而走险去走私印度药的油腻中年大叔,一波三折下蜕变成一个倒补贴钱也要救人的英雄,影片拍摄的还算细腻。

一开始没本事三两句话不合就打人,到赚了点钱发迹了就想搞漂亮女人,到害怕坐牢丢下敬他“勇哥”是条汉子的小伙伴,到好友吕受益病危再次铤而走险,到黄毛为他顶罪意外而死,到被抓——人心昼夜流转。

不是一开始就是英雄,纠结、挣扎,他终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了。”

可能是我个人太狭隘,我认为影片有一个稍有些不是很不错的地方,是程勇开始倒贴钱也要给那些吃不起药的人买药这个转折——一盒进价变2000的药,程勇选择卖500,自己每个月赔几十万。

诚然可以理解为是好友吕受益、黄毛的死,给他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他这么做,也是对自我的救赎;也可以理解为,此时他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不再怕入狱判刑,所以可以向死而生般不顾后果。

但还是觉得稍微有一些过了。

这是一部由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原型原名陆勇,详尽报道可见于南方周末,在此不做赘述。陆勇本身就是一名慢粒性白血病患者,而他是帮助病友买药,是一种铤而走险的善意之举,其中或许也有资金的帮助,但应该不太多。

影片中一些配角也同样精彩,在我看来,小反派张长林某个角度,也有他的光辉所在。张长林卖面粉制作的假药,买托敛财,但当得知程勇的药真能救人,愿意出钱买路子,后来被抓,他并没有供出程勇,反而一肩全揽,他有他的一点点仗义。张长林的问题在于太贪,此处不提。

影片最后,程勇入狱时,夹道的病人送他,一个个摘下了自己的口罩,给他以注视——在这之前,吕受益死去时,程勇去他家吊唁,小小走廊里,同样的人流,程勇逆流而行,人们亦曾经给过他注视。

完全不同的注视。

曾经网上有人评价郝蕾的演技,说:是怎样的导演用怎样的镜头,才能够承受住郝蕾这样的凝视。

在此,或许可以说,是怎样的人用怎样的心,才能够承受住人群这样的凝视。

这电影或许带有超级英雄的色彩,但不妨碍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尤其是在中国现今的娱乐环境下。

而在真实的生活里,谁是超级英雄呢?影片中,程勇第一次去印度,药商问他:“你是想当救世主吗?”他说:“我要赚钱。”看到了吗?——长大了以后,没有人还像孩子一样要当救世主的,那意味着牺牲。

《国际歌》唱着:“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全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所谓的超级英雄,就是我们自己。也必须是我们自己。

四、法与情

法理与情理,千古难题。

这部片子还有的亮点,是在于对法理与情理的探讨。

牧师说自己是基督徒不做违法的事,到帮助走私药品;黄毛死时,程勇大喊:“他就只是想要活下去,他何罪之有?”;程勇被判刑说尊重法律,他也确确实实坐了牢。

有些时候,知法犯法,不是一种挑衅行为,而是一种无奈的行为。为了活着,他们违法了,违法了,他们承担责任坐牢了。世界是一片混沌,而不是非黑即白。

而作为片子中比较偏反派的制药公司,很可惜没有多给他们一些镜头与说话的机会,药价订的太高,真的是“何不食肉糜?”吗?

不是,一个制药公司不可能以这样的目的出发。

一个药品的出现,花费的是研究人员巨大的精力,甚至可能不是一代人,而是积几代人之功,日夜盘旋在失望与希望交替的实验室,万千次实验才得一个结果,而这之后如何投入市场使用、如何又因为特殊人群的过敏性等等再次做出调整、如何承受可能的医疗事故……它需要长时间的前期投入与无法想象的巨量资金的支持,专利保护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对那些为人类的福祉付出了无限精力的人的保护。

制药公司,不应该是被diss的对象。就像一开始病人们集结反抗时,代言人所说的那样,他们对药品的定价与使用,没有一丝一毫的违法。

法不容情。很好。情虽有可原宥之处,但法制是一个社会的根基,不容侵犯。

总体来说,很好的电影,值得推荐,值得去看,值得去支持。

相关文章

  • 《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里,老师说:“一个人最好啊,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没有做过病人。” 这句话于我印象格外深刻,在平凡...

  • 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影片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因为不速之客吕受益的到访而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

  • 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这是我第二遍看《我不是药神》,走出电影院以后,心里仍怅然若失好久。因为对剧情的发展已经了然于胸,所以当面对那些被称...

  • 我不是神,你我生而平凡

    只要平凡 最初,他开始贩卖药时,为的是凑齐父亲的手术费,现实的窘迫让他踏上冒险之途,放手一博,为的是自己的...

  • 生而平凡——《我不是药神》

    电影海报上,每个人都是笑脸,但笑脸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逗笑了多少人,就惹哭了多少人。“世上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

  • 生而平凡,我不是“药神”

    生而平凡,我不是药神,我们都是这个时代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 最近《我不是药神》上映大火,一天不到卖...

  • 我不是药神,我是个平凡人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 ——《只要平凡》 决定去看《我不是药神》,有百分之八十是为了支持王传君。结果证明王传...

  • 我不是药神之众生相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 随着热搜榜看到了这部《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看到各种推心置腹般真情实感的影评推荐,...

  • 你生而平凡,我不是药神

    2018年7月5日由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等人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豆瓣评分9.0,淘票票评分9...

  • 《我不是药神》:对于要活着这件事来说,我们都没有错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主题曲响起,电影散场,心情却无比沉重。 《我不是药神》,一部再度刷爆口碑的国产电影,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药神》你我生而平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un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