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著名歌曲填词人车行的父亲去世了,送走父亲后,车行回想着曾经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结果发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和快乐太少了。参加工作前,他常犟嘴惹老人生气,参加工作后又很少回家。车行很后悔,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此后,车行流着泪为父亲写了一首《爸爸,再见》。1996年,在一次坐火车出差的途中,车窗外的美好春色触动了悲伤中的车行,他又一次想起父亲、母亲和自己的家。触景生情,他悄悄抹去泪珠,用笔写下了“常回家看看”五个字。
1998年初,车行将十几首歌词寄给著名作曲家戚建波,其中有《常回家看看》。接到歌词后,戚建波深深地被《常回家看看》打动,没读完就流下了眼泪,在一种既激动又冲动的感觉下,十几分钟,曲子就谱好了。曲子谱完后,戚建波打电话给车行,在电话中哼了一遍,车行说:“对,就是这种感觉。”
于是,一首经典的《常回家看看》就这样诞生了。1999年,该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好评如潮。同年,《常回家看看》获得第六届华语榜中榜神州音乐特别推荐大奖。
为什么《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能够感动成千上万的听众呢?就是因为这首歌曲不但曲调好听,更重要的是歌词写得非常真诚和恳切,唱出了我们千千万万老百姓心里的感觉,让我们想到父母亲对我们的付出有多么无私,让我们做儿女的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孝敬和回报父母,应该怎样去陪伴自己的老爸老妈。
古人说得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做儿女的理应竭尽全力去孝顺和赡养父母亲。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的话,那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善良和懂得感恩的人,更没有办法去和他做好朋友。
长久以来,我们对孝敬父母有着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要想好好孝敬父母,就要多挣钱,挣了钱了多给父母一些生活费,多给他们买一些衣服鞋帽、营养补品、家具家电之类的东西,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儿。然而父母亲有了这些家具家电,有了这些生活费,有了这些好吃的和好用的,有了那些好的衣服和鞋子,他们真的就开心了吗?他们真的就满足了吗?他们真的就感觉到快乐了吗?他们的精神真的就不感到空虚了吗?答案并不是这样的。
老人其实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是比较低的,他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要。很少有老人贪图富贵,贪图享受,贪图金钱和名利。相反,老人们无一例外的都渴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心地善良,能够遵纪守法,能够有出息,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陪他们出去走走路,散散步,跟他们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一顿家常饭,看会儿电视节目,跟他们一起说一说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事情或者是一些不开心的、委屈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儿女长大成才有出息了,他们就从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儿女能够抽空回来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他们觉得这简直比多给他们一些钱还要幸福,还要满足。
孝敬父母,不但要舍得花钱,更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老人年龄大了以后,有时候反倒像一个小孩儿,他们其实更渴望来自年轻人的陪伴,否则他们的生活会很无聊,精神上会很空虚。孝敬父母,从花时间陪伴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