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后汉有个特别的时间段,群雄并起,烽火狼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时代。一位位乱世枭雄,乱世佳人向人们讲述那段尘封的历史。
三国有三绝,分别是: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曹操,水镜先生有言,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语概括,非常符合曹操的一生。关羽,何义?更多体现的是兄弟之义。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对其封候拜将亦不改其心,过五关斩六将,非常能体现出义薄云天之气概,曹操对他是赞叹不已,最后明知是放虎归山也不忍杀之。诸葛亮,蜀汉集团的灵魂人物,智计之绝每每让人惊叹不已。各种耳熟能详的故事,草船借箭,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三人都在历史上刻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今天所说的空城计就是出自诸葛亮的手笔,接下来就分析分析。
话说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提兵北伐征讨曹魏政权,连下数城,可谓势如破竹,又有孟达举兵响应。可惜孟达做事不周密被司马懿察觉,失败身死。司马懿也得到机会统兵和诸葛亮一决高下。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蜀军粮道被断,只得退守汉中。其中还需要将放置在西城的粮草抢运出来,不然蜀军无粮,损失将无限放大。于是诸葛亮就亲自帅军5000前往运粮。很不凑巧,司马懿大军很快就追到了西城。此时诸葛亮身边并无大将,只有文官,五千军士分了一半去运粮,战斗力几乎没有。于是乎,诸葛亮命人大开城门,每个城门口二十军士打扫,自己携童子端坐城门上,焚香抚琴。司马懿前军见状不敢妄动,请主帅出马。话说这司马懿对诸葛亮也是研究的很透彻,谨慎是出了名的,同时也精通音律,如果诸葛亮漏出破绽就挥师攻城。可是听了半晌也没有什么问题,心中疑虑便下令班师,期间有将领进言攻城,二子司马昭也有此意,均被拒绝。诸葛亮见大军已走,急忙的赶回汉中。事后司马懿经过调查得知真相起兵追赶,被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埋伏杀败。
从故事情节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么究竟哪里会有问题呢?先说西城。西城乃是山县小城,驻兵不过万余,就算加上城外的树林,顶了天也就三五万人马。而司马懿的大军足足十五万,有绝对的胜算。再来看看蜀魏的阵营,蜀国正值国力鼎盛时期,加上天然的天堑,属于易守难攻之势,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拿下,而且还有江东再虎视眈眈,虽说能够拿下诸葛亮能加快蜀汉政权的衰弱,同时也会引起蜀汉政权对曹魏政权的冲击。如果这时候江东出兵,魏两线作战胜率又有多少?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三败俱伤而已。再看看曹魏自己的阵营,曹魏将领以及谋士多为操营旧识,司马懿还没有足够的班底。如果此时拼杀诸葛亮,功绩一时,之后呢?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毕竟在曹魏阵营之中只有司马懿可以和诸葛亮争锋,或许可以安享晚年,却没有了西晋的平安盛世。至于后面追击被杀败估计是戏要圆满,不留口实的策略吧。司马懿几十年磨一剑,剑出定基。空城计成就了诸葛亮的智绝,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成就了司马懿,成就了西晋呢?
往事已矣,事实究竟如何就留在个人心中吧。
空城计谁之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