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心血来潮,在另外一个专门做文学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连载的小说,跟心理学有关,讲多重人格的故事,结果有朋友私信我说,为什么不把催收写成小说呢?肯定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还可以把催收人员跟债务人斗智斗勇中用到的这些技巧变成吸引眼球的桥段,把故事性趣味性和培训融为一体,多好。
这一点我是相当的同意,催收确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写的,真的要是写成小说也一定会很有意思,就好像网上流行的那些商战小说一样,催收其实也是一个战场,而且从民间到庙堂,这战斗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催收人员跟债务人之间的战争,这里面还有债权人、催收人员和债务人的多角关系,还有催收行业的同行之间的斗争,还有行业跟政策之间的角力,从大擦边球钻政策的空子,到监管政策对行业的全方位监控,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写了。
说实话,风控作为金融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有太多可以表达的东西,可是正因为这个,反而真正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却觉得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几乎所有人都被涵盖在了里面,我看到过市场有描写商场竞争的小说,比如《浮沉》啊什么的,但是还真的没有看到过详细描写风控或者说是催收的小说,当然仅仅是我没有看到,也许有只是我没有发现而已。
风控,催收,本身我觉得就好像是一部小说,常常会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当年台湾出现卡债风波的时候,我觉得催收应该是一部反黑的小说,这里面充斥着香港式的古惑仔的桥段,那一幕幕在债务人家门口泼油漆写大字的画面,跟电影里山鸡大飞他们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有时候不得不说,电影和人生是很相似的。
后来大陆的信用卡普及之后,催收似乎变成了商战片,港台系和大陆系的催收公司开始占领大陆的催收市场,香港和台湾的催收公司成立的历史要稍微久那么一点,于是他们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稍微领先了一点,但是大陆本土的催收公司也凭借着本地化的优势,还有跟银行之间的关系,随着大陆信用卡市场的越来越开放,逐渐做的风生水起。在两个派别之间,互相挖角,相互压价竞争,在商场上可以看到的竞争方式和手段,在这里一样也不缺,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竞争,倒是促使了催收这个行业开始变得红火了起来。这时候的催收市场,很有些TVB时代《笑看风云》这样的商战片的感觉。
竞争总是能带来进步的,港台系和本土系的竞争,对整个行业的规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跟银行合作的第三方外包机构,在合法合规上受到了港台系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客户隐私的保护以及对债务人权益的维护方面,因为经历过台湾的卡债危机,港台系的催收企业更注重对客户包括债务人隐私的保护,这一点也随着他们进入大陆市场也被带了进来。而大陆本土催收企业在本地化的优势,尤其是在查找债务人以及跟当地的行政机构合作等方面,也成为港台系学习的目标,这样的良性竞争某种程度上将整个行业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接着,互联网裹挟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在大陆遍地开花,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好像雨后春岁一样一个个冒了出来,这种一上来就带着野蛮生长态势的新金融,迅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特性,本身就是面对这高风险的人群,于是,催收也成为了这种新金融态势的必要的补充。
但是催收行业显然还没有真正消化和适应这种新的市场,但是又有太多人对这块巨大的蛋糕馋涎欲滴,加上行业本身没有形成像针对银行的第三方外包机构这样的准入规则,于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打着催收的旗号进入这个市场开始了混战,没有准入,没有监管,只要能够把钱收回来就好,至于用什么方法,那就各自施展自己的本领了。于是我们看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催收方式都来了,古惑仔式的泼油漆写大字,上门恐吓的有,用新技术对债务人进行电话轰炸的呼死你也有,冲到债务人家里对家人和亲属进行辱骂造成命案的也有,这个阶段的催收,估计可以写出很多本反黑或者是类似刑侦探案的小说来。
小说进行到这里,格局就要开始改变了,从之前的写从业人员,写行业,要开始发展到庙堂了,因为从国家的层面,认识到了如果再这样混乱下去,要对民生造成影响了,于是从政策层间开始对这个行业进行监管,制定政策。这时候小说的画风就要转变为周梅森式的模样了,国家出台强力的监管政策,对行业中的害群之马进行取缔,给催收树立规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凡是触犯到红线的,斩立决。
说到底,催收这本小说的格局其实很大,它是由我们所有的社会人谱写而成的,是的,我说的是所有,因为风控和催收,其实相关的不仅仅是催收行业,债权人和债务人,它其实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在我们的社会角色里,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每一个人都会跟风控和催收建立联系,我们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跟风控催收相关。
希望这本小说的结局,是我最喜欢的Happy End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