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听课、观影视作品心得与笔记分享
读《简读中国史》46| 欧洲没有“官逼民反”(四)

读《简读中国史》46| 欧洲没有“官逼民反”(四)

作者: 叮_咚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18:03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九章 欧洲没有“官逼民反”(四)

    通过前面几节的阅读,我们知道,相比于中国郡县制下的农民,封建制下的农奴受到契约保护,比农民有更好的社会保障,负担远比中国的农民稳定,而且有一定申述或者说是妥协的空间,所以欧洲没有“官逼民反”。那么中国大一统的郡县制就一无是处吗?也并不是,作者接下来就分析了郡县制的优势。

    首先,虽然大一统王朝不断崩溃、治乱循环。但是在王朝存续期间,还是给地域广大的中国带来了较长的和平时期。

    在中国人的历史经验中,只有建立起稳定的大一统政权,才能享有长期和平。

    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心态,决定了在分裂状态下,群雄通常争战不休,“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结果是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只有统一,只有和平,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这就是所谓的“乱世人不如太平犬”。

    欧州历史上的动荡和冲突,虽然和中国比起来烈度和影响面积通常要小,但是持续而连绵。而中国在大一统王朝的控制下,可以实现数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长时期和平。

    秦汉帝国崩溃后,虽然也经常经历分裂时期,但是在大一统郡县制度下,总能成功地再度完成统一。

    葛剑雄先生统计说,在中国历史上,大约一半的时间是统一的。而西欧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就没能再统一。能够勉强算为统一的时间,至今也不超过10%。

    秦朝建立后,大臣颂扬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认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结束了持续几百年的战争。

    朱元璋也批评不愿意为他出山服务的读书人夏伯启说,是他这样统一天下的皇帝把夏伯启从战乱中拯救出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其次,在长期的和平中,中国人创造出众多物质和精神文化成就。

    统一带来的度量衡标准的一致、边界的废除、便利的交通,这些都有利于广大领土内部的物质财富流动和精神文化交流。

    郡县制也实现了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大面积的身份平等。从秦代开始,除了皇帝之外,其他所有人实际上都属于一个共同的阶层,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普遍奴隶制”。

    为了维系大一统的结构,中国又发明出了独特的“科举制”,这一制度直接启发了后来西方的文官选拔制度。

    和印度的种姓制度、欧洲的贵族制度、日本的武士制度比起来,中国社会实现了空前的流动性。

    因此,在所谓的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却进入了高峰期。在长期的和平下,一个王朝的经济通常会稳定发展,因此出现了很多盛世,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在长时期的和平与巨大的体量基础上,中华文明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四大发明,比如万里长城,比如大运河。

    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文化与体量是有直接关系的,尤其体现在超级工程上。如果不是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郡县体制下,怎么可能出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这样气势恢宏的物质成就?

    所以,大一统郡县制也有其优势,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在封建制下不可能取得的成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简读中国史》46| 欧洲没有“官逼民反”(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li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