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辅导别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情,只不过我们更习惯说“教”,一些家长更喜欢说“管”。
职场上辅导下属,让他们变得更优秀,更符合公司所需;家庭中辅导孩子,让他们变成一个上进懂事的好孩子;学校里辅导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优异学生......
多数人其实都不太喜欢辅导人,因为辅导的对象多数情况都是比自己差的人,甚至很多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孩子。很多人觉得辅导他们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辅导对象“太笨”,导致辅导者火冒三丈,怒拍桌子的画面。
但其实也没必要抗拒,因为“教也是学”,你在辅导对方的同时也是在重新学习和掌握,也是在补充和改进,或者说是在磨练你的耐心和管理能力。
尤其是在职场,在老板看来,你辅导别人,既是在考察你的职场能力,也是在考察你的人品,看看你是不是一个愿意帮助其他同事的人。
辅导别人一定要注意一点,也是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要一味的讲大道理,讲你自己的价值观,而是教行动方法。
因为这些道理和价值观,作用并没你想的那么有用,也不够“实在”。你并不知道对方的人生经验和真实想法,你说的这些可能对方无效,甚至对方很反感。即使对方不反感,也听了,但你没有办法衡量对方到底有没有学会,可能当时一个劲的点头说知道了、懂了,但过后依旧什么都不会。
所以,辅导一个人,最好不要单纯的只通过思想观念、价值观这些帮助对方,最好将这些翻译成具体的方法和行动,让对方按此执行,这就更直接有效,还可衡量辅导的结果了。
2
辅导可以分为两步走:植入目标+发现盲区
植入目标:
其实就是在对方的大脑里植入一个他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告诉他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且要让对方知道我们是一伙的,我们会帮助他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一上来就以一个高姿态来跟对方沟通,说一些类似于“你这么做是错的,听我的,我来教你”的话,这直接会引起对方反感。
辅导不是责备,是要以教会他为目标,让他将来变得更好。先给对方植入一个目标,这样才能启动辅导,对方才有动力,才更容易接受你的辅导。
比如,职场中告诉下属“如果你想成为xx部门的管理者,你应该完成xx,做到xx,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如何去实现这些......”;告诉孩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父母老师喜欢,大家称赞的人,你现在需要做到xxxx,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需要做哪些能实现这些吧......”
发现盲区
在给对方植入了目标后,就要去发现现在他跟目标之间差了什么,然后好去弥补差距。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无论是对方态度有问题,还是能力不行,我们先奉行一个原则:看到对方一个不好的行为时,先默认为对方是不懂不会,而非对方意愿和态度出了问题。
当你把问题归结为对方可能是真的不懂不会,这就是我们对别人最善意的揣测,带着善意出发,就会把注意力聚焦在他的能力盲区上了,也就不用分精力去猜、去搞心理战和分析对方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态度有问题,避免了问题复杂化,也能避免自己因此发脾气。
通过给对方植入目标,找出盲区,然后帮他弥补盲区,实现目标,这是辅导一个人的正确思路。辅导不是显摆自己,不是指责对方,而是帮助对方变得更好。
最后还想说一点:我们在辅导别人的时候经常会产生的一个想法“他怎么这么笨啊,什么都不会”,进而是愤怒。但其实可能是“我以为的我以为了”,我以为你他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应该懂,以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对方,但其实对方可能真的达不到。
就好比家长一直希望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标准,可我们不要忘了,你已经多大年龄了,经历了多少,你不能拿你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啊,你在他那个年龄可能还不一定比他强呢。
所以,在辅导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要求标准,避免定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