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小学时,家住山上,学校在山中。但是,每次放学后我都会拐个弯来到山下。因为那里有一个可爱又神秘的文具店。
文具店和大路隔着一条两米宽左右的山沟,上面搭了一块独木桥。它开着一扇窗,就像文具店的眼睛,朝大路这边张望着。隔着山沟,我们只能看到那扇窗,和摆在窗上的一点东西。昏暗的店内显得很神秘。
看店的是一位老爷爷。不记得有多老了,反正就是很老很老了。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从他手中接过东西,有时候是一个本子,有时候是一支铅笔,也有时候会是五分钱一块的饼干。他永远笑盈盈的。而那神秘的小商店就像一个大宝藏。
后来我上学离开了山村,一步步走远,偶尔回到村里,我发现那家店铺早已关闭。听说老爷爷去世了。再后来,那座桥没有了。再后来,那座小小的土砖房长出了荒草,砖头被风雨削去了棱角。小小的房子更显得小了——为什么小时候我会觉得那座房子很大,像一座很大的宝库。
又有好多年不回去了,前不久从父亲嘴里得知那位老爷爷竟然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我突然想起,他那茕茕孑立的身影,那慈祥从容的笑容——他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啊。
如果老爷爷还在,我多想去听听他的故事啊。可惜,这成了永久的遗憾。有些故事,注定是没法听到的。就像,我的奶奶教给我的那首童谣,我现在再也无法找她验证其中的一句了;就像,我幼时见过的一位陌生的小脚奶奶,她被缠的双足有着教科书上不一样的辛酸……故事原本很多,随着时间的消逝,它们在一天天消减,故事的核在一天天弱化,而我们还未长大。
我想成为记录故事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本这些故事和这些故事里的人也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