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不说「知识无用」
Photo by Daud Balling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说对于人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拥有较高的想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更为意义重大。这句话看起来没什么可质疑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知识在前,还是技能在前?丹尼尔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比起掌握一项技能,他认为知识更重要。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这或许是非常反常识的一个观点。
什么是事实性知识
简单来说,事实性知识回答了人们「是什么」的问题,可以是生活中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也可以是解决某一问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例如某学术问题背后需掌握的基础学科知识。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事实性知识都可以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而不是思考后得出新的结论、知识点。
例如,雪的定义、太阳花的特征等都属于事实性知识,这些知识大多存储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在需要时被调用。
像专家一样思考
著名地质学家 H.H.里德曾说过, “最好的地质学家看过的石头最多”;事实性知识拓展了工作记忆的空间,让我们更好地思考。
在看待同一个学术问题时,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区别便显现出来了。专家拥有更多的背景知识,更容易看到问题中的不足,而新手的背景知识不足,新手在思考时,很难调取足够的背景知识,因而很难看到问题。
这并不是在向权威看齐,而是说充足的背景知识更助于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可以让我们像专家一样思考。
差距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经常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学校里的好学生学习更好,差学生很难追上,那么,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
以上现象可以用「背景知识」理论解释。好学生拥有更多的背景知识,或者说事实性知识,他们理解接纳更多事实性知识也会变得更多、更容易;而学习不好的学生背景知识更为匮乏,在相同时间里能理解的新的事实性知识会更少。这也是为什么随着年级升高,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差学生能够赶上来的最好途径,便是比好学生接触更多的新事物,获取更多背景知识。
掌握更多事实性知识的人,获取更多的事实性知识也会更容易。
如何更好地学习事实性知识呢?
读完丹尼尔对事实性知识的观点,我心中产生了不少疑问:中学的题海战术对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否有效?「一万个小时」理论是否成立?在我看来,题海战术、一万个小时练习等,这些都是让我们获得、巩固事实性知识的不错途径,那么这些理论是否值得提倡呢?
或许等我读完「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后,这些疑问将会一一解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