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与你共时光
我喜欢这样的一幅画面:妈妈和孩子,在柔和的灯光下,各执书的一端,或读或猜,或聊或笑,或指指点点或打打闹闹。在我看来最美好最温馨的事,也不过如此。
想想,心里就觉得温暖。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不知道,当儿子在某个地方读到这句诗,或在某个电影的开头或者结尾,看到孩子在妈妈的故事中渐渐入睡的画面,他的心头会不会涌起同样的画面?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儿子读书的了。只记得最初为儿子读的书还是女儿小时老张为她买的睡前故事,共40本。那时我是把书直接给了孩子让她自己看。结果可想而知。四年后,妹妹有了外甥女,我就把崭新的整套的书给了她。又四年,儿子出生,妹妹就又把书还了回来,只是所剩不多。现在每看到女儿读书时的难耐,我就懊悔自己当初的随意让孩子错过了那么美好的阅读时光。
而这种遗憾根本就是无法弥补的。
有了儿子后,我庆幸自己已没了当年的浮躁,下决心要为儿子读书,陪儿子长大。
开始,我只是为他读仅剩的几本小故事,可是当给儿子反复读过一两本之后,他竟主动让我读起来。尤其是一天,当他与小表姐一起玩时,竟给小姐姐讲起书中的故事,且一字不落,他并不认识字,可是俨然在读的样子。
于是开始给儿子买书,开始陪儿子读书。我们开始读的是一些绘本,读着读着我自己也很喜欢,有时,我都不清楚我是在读给儿子还是读给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很功利地给孩子选一些《成语故事》之类的书。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培养了儿子的审美能力,但是让我直接看到的结果是,儿子的识字量要远大于同龄的孩子。五岁时,我给他买了一套《西游记》绘本,共十本,这十本书基本是儿子自己读完的。那段时间儿子有时是趴在地上,有时是在沙发上,有时是在沙发后面,各种随意的看书姿势。看着儿子读书的样子,我是有些感动的。
可是儿子上学后与小区的小朋友很快打成了一片。有一段时间,儿子总会站在阳台边往下看,只要看到下面有小朋友,他就会跑下去玩,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快乐可能远比看书更直接更强烈。我是很喜欢小孩子们一起玩的,再加上孩子每天写完作业,也有些累,读书就没再要求。但睡前故事一直坚持着。没有晚自习的晚上,睡觉之前,我都会坐在床边为儿子读书。再忙,都没有落下过。
从一年级暑假开始,我开始给他读整本的书,《小猪唏哩呼噜》《小贝流浪记》《舒克贝塔历险记》《安徒生童话》等。有的章节他会让我反复读,而我总想让他多看一些,所以总想给他读新的书。后来我意识到了自己太看重数量太急功近利了,于是便更考虑孩子的兴趣。
现在他似乎更喜欢自己读,我不知道是我限制了他,还是他真的喜欢自己读。他要求买的《王二小》等近十本抗战题材的书和《三毛流浪记》《父与子》等漫画书竟都自己读完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读懂,但他在读时,边看边笑的样子深深地打动了我。读不懂又有什么关系,读本身不就是一种很美好的事吗?况且那些有一定厚度的书,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能坐下来读近一个小时并最终有耐心读完,不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吗?
只是儿子还不拒绝我在睡前为他读书。我贪恋这样温馨的时光。
有一段时间我拿起了《笠翁对韵》,我想,让孩子从小读这些朗朗上口的文字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节奏感?有一段时间我又为他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有时候,他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但我想,能够在那样美那样深邃的诗歌中睡去,不也是最美好的事吗?又有一些时候,我给他读一些中国古诗词,略作点拨,当他读到“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时,说“这是写秋天的诗”并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我觉得儿子是读“懂”了一些的。我希望他用诗歌做底料,来孕育性灵的花朵。
尽管有时儿子并不像我期许的那样“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但我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只是我有时很是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给孩子指导,让孩子因为专业的指导有更大的进步;我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给孩子提供些什么样的书,才可以让孩子的阅读更全面更丰富。
但不管怎样,开卷有益。
我只愿,安静的夜晚,有一盏灯,清辉笼罩下,我母性温柔的声音,以及那些最美的情愫,缕缕点缀着儿子的梦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