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刚刚过去一周,高考大戏刚刚拉上帷幕,中考好戏继续上演。六月十四日,又到安徽中考日。
当年,在中考考场超常发挥,考入省重点巢湖一中,算是人生的一次腾飞。
巢湖一中是25所省重点高中之一。在当时有多难考?在我就读的普通乡村中学,300多名考生才录取三个,这些考生中还包括去年考得好、再复读一年、以考取师范或中专学校为目标的复读生。算是百里挑一。考入巢湖一中,等于进了大学的保险箱。那年,巢湖一中出了个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更是牛逼哄哄。从高二开始,教过高考理科状元的数学老师,成为我们理科班的班主任。
现在的中考生,中考成绩出来后,同一个分数可以上十所20所不同的学校。公立学校不行,上私立。普通高中考不上,可以进艺术学校。选择多多,无后顾之忧。我当年中考只能上三所学校:一所省重点一中,一所市重点二中,一所普通中学当地的镇高中。镇高中年年高考都被剃光头,一个人也考不上大学。所以中考的目标是一中和二中,即使考上镇高中也是失败。所以中考压力颇大。父母甚至有让我再读一年、明年再考的打算,这样容易进师范学校或中专。
好汉不提当年勇。三国狂士孔融有过一句名言: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人生舞台上能否胜出是智力、情商、机遇等因素综合较量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不乏大器晚成之辈。姜子牙一直到70多岁,还贫困潦倒,混在社会最底层。到了80岁时来运转,被周文王赏识重用,封侯拜相。中国商界风云人物中,宗庆后年近中年,42岁开始创业,创办娃哈哈集团,一路打拼,成为亿万富翁,一度荣登中国富豪榜榜首。在中考考场上拔得头筹、考入名校这段经历,在漫长的人生中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回忆这段往事,给予自己某种自信和荣耀,自己也有”天之骄子”的潜质。
当今社会,知识改变命运。有文化、有知识、有文凭,可以从事轻松的工作。在空调房里,在电风扇前,喝喝茶、动动脑就把钱挣了。没有文化,只能干粗活累活,挣的钱少不说,还受人鄙视,没有社会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