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里的乡村

作者: 雪花如糖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18:40 被阅读1807次
    中国画里的乡村

    文丨雪花如糖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廖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秋怨的姑娘

    ……

    每每读到戴望舒的《雨巷》,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江南的小镇,飘着又细又密的雨丝,如烟如雾,静静地渗透着青石板。一袭月白色旗袍的女子,撑着油纸伞,款款而来。狭窄悠长的巷子里,孤单清丽的身影,装饰了一个又一个、看风景人的梦。

    我不是那个结着秋怨的姑娘,不敢奢望有一场浪漫的邂逅。但徘徊在烟雨江南的古镇上,那怕只是走走看看,也是萦绕在心头的梦想。

    今秋十月,雨,如期而至,我和梦准时赴约。

    冲锋衣、牛仔裤、旅游鞋,外加双肩包,裹挟着一身毫不文艺的装束,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来到了宏村。

    映入眼帘的哪是风景,分明就是一幅层次分明、色彩和谐的山水画。远处群峰叠障,云雾缭绕,近处粉墙黛瓦,清风拂柳,荷叶层层叠叠铺就在水面。湖上筑起一道长堤,一座精致小巧的拱形桥上,宛如游龙的人群穿行而过,静谧的画面,免不了有喧闹之声。但山水因人而有生机,人因山水而显灵秀。湖光山色,倒映水中,便有了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南湖画桥

    相比起最初的名字"弘村",我更喜欢现在的称呼。据说当初为了避乾隆皇帝弘历的讳,而更名为"宏村"。由"弘"变为"宏",不仅涵盖了原来名字中的弘扬光大之意,而且还原了这座古村落作为建筑的本义:屋宇恢宏,厅堂宽敞。

    宏村有着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白墙黑瓦马头墙。苍翠的山川里,以黑白点缀,醒目、清雅、宁静。无论是春花烂漫,还是黄叶纷飞,灰白和乌黑两色,皆能和四季变换的背景相协调。马头墙本是为防火而设计,但近观之,屋檐的边角有骏马仰天长啸,令人生畏。几百年来,经无数风霜雨雪的侵蚀、洗刷,烈日的暴晒,许多房屋的墙面白粉脱落,斑斑驳驳,甚至乌黑一片。行人罕迹的角落里,更生出厚厚的青苔,满眼的沧桑幽怨。或许经岁月的包桨,有了历史的积累,富予它深厚的底蕴,才觉得古朴的东西,真正兼具形式和内涵的双重之美。

    白墙黑瓦马头墙

    今日的古村落,朝夕喧哗。由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商业化在所难免。这些老旧的房屋,在保持原来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被改造成形形色色的店辅,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客栈、饭馆、衣橱、书店、咖啡屋、工艺品、土特产等应有尽有。沿街门口随处可见当地的特色小吃: 梅干菜鸭腿、蟹壳黄烧饼、油煎毛豆腐……

    对此,不必过分谴责。商业化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也为景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又可用于文物保护。凡事祸福相依,没有绝对的利弊。

    有间店辅名曰"弄堂里",门口木牌上题写"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颇具文艺气息,不由得让人驻足。室内木质搁架上放着民乐CD、精巧的各色花瓶以及手工缝制的钱包、木刻工艺品等。儿子对一只豆绿色的小口瓷瓶情有独钟。我沉吟了片刻,觉得瓶里若插一枝梅花,摆在案几,室内会增添几分清雅,便花几十元买入。

    弄堂里

    举目四望,大户人家高楼粉墙,庭院宽敞,小户人家临街而立,虽低矮狭窄,却也不失雅致。家家户户门槛两旁栽花种草,有些还在室内置有假山、鱼池、花台、盆景。生活中的每个时刻,触目便是花开花落,小桥流水,再平凡的日子,也会生出些诗情画意来。

    游走在古巷里,总会有不经意的惊喜。正走着,忽然有细细的藤蔓从屋顶上爬过来,开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风中摇曳,极具天然野趣之美。

    宏村是汪姓人聚集之地。自南宋迁徒至雷岗山下,依山傍水,栖居近千年。保存相对完好的大户大家,有好几处。但因人头攒动,多有不便,就重点参观了汪大燮故居。

    汪于1922年任黎元洪政府总理兼财政部长。然军阀混战,时局不稳,总统府里的人走马灯似地变换,你方唱罢我登场,汪大燮上任仅十天后,就被政敌赶下台。

    汪大燮故居

    购十元门票后,就进入总理故居。只见厅堂高大敞亮,气势不凡。各色古玩、瓷器、木雕皆摆放院内,既可欣赏,也可买回家仔细把玩,然而,件件价格不菲,绝非一般人能承受得起。

    站在大厅内,向前方平视,巨大的中堂画垂挂于照壁。下面条案上的陈设,颇为讲究: 中间是鸣钟,左边是精致的花瓶,右边是木质底座的镜子。"东瓶西镜"与钟合在一起,寓意"终生平静"。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所盼望者无外乎子子孙孙,无灾无祸,平静安宁度过一生,这是中国人最朴素也往往是最难实现的愿望。

    中间鸣钟,东瓶西镜,寓意"终生平静"

    厅堂的两边,右边是花园,左边是厢房。几间厢房的门窗,皆是镂空的精致木雕,细细观赏,忍不住感叹:这得多少能工巧匠,日夜劳作,才能精雕细琢而成啊。

    艺术是时间的奢侈品。只有富贵之人,才能有足够的金钱购买人力和精力,享受精致奢华的生活,平常人家自然望尘莫及。

    精致木雕

    宏村的整体设计,最让外界称道的莫过于"牛形水系"。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叫胡重娘的女子。重娘本是明朝永乐年间西递人,嫁给宏村青年汪辛。丈夫在外作官,家中大小事情皆由重娘掌管。

    重娘不仅有凤姐的理家之才,还有林徽因的建筑智慧。看到族人经常遭受火灾,取水又不便,就请来著名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对宏村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旧时的小脚女人,本应该呆在宅院里,料理家事。可她却抛头露面,陪同何先生广泛调研,摸清山川河流走向,最终决定开凿村内一处天然窟井,作为月塘(牛胃)。再修九曲十弯的水圳(牛肠),沿街穿庭入户,最后注入南湖(牛肚),从而实现家家有清泉的愿望。并规定早上八点前为饮用水,八点后再浣纱捣衣。这实在是古代一项伟大的自来水工程。

    最初月塘的设计是圆月形,但重娘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万物盛极而衰,不如挖成"半个月亮"。

    月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人和月亮、水之间有许多美好的联系,如嫦娥奔月、闭月羞花、柔情似水等。月亮的皎洁与朦胧,流水的柔软和绵长,这些都和女性的特质相吻合。古代的女子,丈夫无论作官或经商,常年离家在外,面对长夜漫漫,耿漏迟迟,残灯明灭,只有借月光来千里寄相思。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碧波里楼台灯影晃动,重娘是否也会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呢?

    因此,对宏村人而言,水平如镜的月塘,不仅是维系生存的一泓清泉,更是寄托情思的一处港湾。

    书法家马方

    从宏村景区出来之前,特地去了一趟南湖书院。它位于南湖湖畔。与其它景点的热闹相比,这里似乎冷清些,游客稀少。在一处僻静、翰墨飘香的房间里,书法家马方在此泼墨挥毫,其草书如行云流水,儿子很感兴趣。根据孩子的姓名,马老师即兴赋诗一首,并提笔书写在条幅上。这幅书法作品既可作为宏村之行的完美纪念,又可勉励儿子发奋读书,实现"秀冠燕园"的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画里的乡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l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