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总以为世界很简单。
就像刚来简村的我,也以为简书很“简”。
这也不能怪我,毕竟网页版的简书,真的就只有这么一点内容。
后来我就觉得不大对了。
为什么有的文章写的是某某主题征文,某某伯乐推荐?除了主页的日更挑战和繁星计划,没看到什么活动呀?
为什么有的作者主页的右侧,有一堆花花绿绿的小图标?我点进去看,只有图标解释,并没有弹出对应的网页呀?岛主的岛,到底在哪呢?蓬莱仙岛凡人不能去吗?
迷迷糊糊中,又发现,很多人貌似有自己的小团体,他们属于某一个人的“麾下”,或者某一个组织。他们搞的一些活动,只允许组织内部的人参加。
更懵圈了,这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隐形结界吗?
想了想,决定给发展我成为会员的“上线”6g选手发一封简信,咨询一下。
就这样,我加入了理事会下的迎新班。
迎新班给我一种大学报到处的感觉。指导员带领着班干部,对新入学的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分发大学简介和新生手册,顺带附赠一本考试大纲。
毕业多年看到那份考题,竟然还真的萌生了一丝丝压力感。
因为入村的时候曾给自己定下了坚决不水的目标,于是每日的重心还是放在完成更文上,至今对于简村还是一知半解。
虽是管中窥豹,仍可见简书很“繁”啊。
要发现简书的“繁”,首先要下载简书APP。手机才是打开隐形结界的钥匙。
简村有个组织叫LP理事会,不仅扮演着迎新助新的角色,还肩负着维持简村秩序的重任。虽然它是个民间组织,但貌似有禁止不守规则作者发文的权力?
这点我还没搞懂,只是觉得好厉害。简称不明觉厉。
话说我还没有发现简村有什么官方组织。在我加入简书的短短20天内,系统已经崩溃了3次,我曾尝试上微博找官微反馈,才发现官微已经荒废许久了……
同时,简村还有很多其他民间组织,各种社、各种阁和联盟。神奇的是,他们除了写文,好像还会搞唱歌比赛?
至于这些组织与组织之间,它们和理事会之间的关系,我还并不清楚。
只是看到一位新人,发文称想要加入好几个团体。我猜,大概和报兴趣班差不多吧?声乐、美术、体育,可以多栖发展。
另外,简村还有一个大市集。
一些简村“元老”级别的人在简村市集中开设了自己的小店,并命名为小岛,自己则是岛主。
为了吸引更多村民在自己的小岛驻足,岛主通常会举办打卡放贝活动。
“每日来我的小岛逛一逛,就给你贝贝哟!”
贝贝就是简村市集的硬通货,霸气的可以直接和人民币进行置换。
除此之外,“元老”级别的村民还会组织很多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活动。不仅限于线上的征文,貌似还有线下朗诵和歌唱比赛?我不太确定,只是看到某些村民发布的文章,有幸参加了某某活动,表达进入某组织后是多么的开心幸福。
这种文章我一般都不太能读得下去,可能因为学生时代早已过去,那种当上了学生会主席的荣誉感,早已消逝殆尽。我甚至认为有的文章写得太过于吹捧,尽显虚伪。
不过几秒钟之后,我就告诫自己不能这么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组织大家去球馆打球的时候,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呀!
做任务赚贝、投稿专题、了解伯乐推文和我还不知道的其它等等,简村还有太多未知的大门等待被开启。
我总觉得应该要快一点,只有熟悉和了解规则,才能更好地在简村“生存”。但这种压力,却让我在简村的第二个十天,过得有点累。
更文不水,关注点赞,看广抽奖。
每天机械性地重复这个过程,毫无乐趣可言。说实在的,要点出40多个的小赞,是不可能真的读完40多篇文章的。睡前忙叨叨地做完这一切,我有时候会想,我到底在干嘛?是在购物APP种水果吗?
上榜的好像都是小说,我又不会写小说。最多写写小故事,可写的小故事又没人看。天天花几个小时才更一篇文,然后得几个水赞。意义何在呢?
直到昨天,2022年4月24日,我的文章《被一条黑鱼逼疯了》,收到了一个简友的评论:场景描写得太鲜活了!
我知道她一定是读了我的文章,觉得有趣才会留下这个评论。她应该是觉得我写得很好吧?哈哈!我突然感觉到很开心!
那个瞬间,我似乎找到了继续在简书写文的意义。
村子很大,你可以做一个宅家笔者,守着自己的小天地;也可以出去转转,看看左邻右舍;也可以去逛逛市集,顺便捞点贝贝;还可以参加村内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可以……
简书可以很“简”,也可以很“繁”。
居自己的一片天地享受安宁,或于简村的一片文海追逐灿星。
是简是繁,皆在你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