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本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1895年出生于清朝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以台湾当局前“驻美大使”身份病逝于美国纽约。自17岁赴美留学,蒋廷黻的一生经历了太多角色转变:留洋博士、名校教授、历史学者、杂志主笔、政论家、外交家。
多年以后,我知道的不是作为政治家的蒋廷黻,而是作为历史学者的蒋廷黻先生。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在当时可能举足轻重,而在大时代下,却无足轻重,或者没有那么重要。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篇幅也不长,描述的历史也不过是1937年之前的近代历史。也不是面面俱到那种通史课本, 作为外交官的蒋廷黻先生,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曾看到一段评论,说,历史学者的某一观点在一部书中贯穿于始终,则就成为了一种史家的认识论。蒋廷黻用外交视角反思中国近代化之路,也是他的一种认识论。
整部书分为四章,从乾隆年间马戈尔尼师团来华开始,到1937年的抗日战争,描述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选择与尝试。这段历史,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在学习,这两个学期的中国通史也在学习。当我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我都在学些什么……记得小学时,语文课本中有篇《虎门销烟》,那时心中的林则徐单纯的伟大,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希望被看到的。高中历史实用性很强,老师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只是他们更侧重于考试需要,你背的滚瓜烂熟的历史,都是别人要求你知道的。你知道的不等于历史本身。
林则徐其人
林则徐是个极其复杂的人。至少他比同时期的大多数政府官员要靠谱的多,他是当时政界声望最好、办事最认真的大员。虎门销烟的历史作用不容置疑,但是所谓能者多劳,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因为他是林则徐,所以他能做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说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第一人是有第一人的责任的,不是任何人加给他的,而是历史赋予他的。蒋廷黻先生说:
我们虽然拼命抵抗但最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然后去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其实,时人的不明白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说国人的守旧性太重,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并未开化,普通人的明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可林则徐他是明白失败的理由,却不力图改革的人。蒋说,中国的士大夫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无论在买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情较远较清,但是他们爬“清议”的指摘,只好默而不言。林则徐他是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所以对他苛责,也不无道理,但是终究不是一个人的历史,林则徐一人的觉醒能否唤起民族的觉醒,不可知。我们只是怒其不争,连尽力一试都没有。记得以前看书,说是中国士大夫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畏精神,比如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而说这句话的人,他的一生也在践行这句话。为什么不一样了呢!或许看的资料不够,对于林则徐的评价有些偏颇。我只是针对这部书和以前看到的书而言的一些思考。
叶名琛其人
这个人是上学期老师上课时提到的,之前我并不知道其人。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人很可笑。(实在是某老师讲课很搞笑,没有别的意思。)“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个人很是昏庸,不事战守,老师还讲了很多他的荒唐事。可以去百科这个人,有些事让人觉得很可笑。他也不过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后来他被俘虏押送到印度,客死加尔各答。说这个人,我是觉得时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清史稿》记载,“名琛既被虏,英人挟至印度孟加拉,居之镇海楼上。犹时作书画,自署曰‘海上苏武’,赋诗见志,日诵吕祖经不辍。”对于这样一位功过混沌、史说不清的历史人物,我不敢笑了。
爱新觉罗·奕訢/文祥其人
讲洋务运动的时候,老师总会说的中央有恭亲王奕訢,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我没有在意过这个人,看书的时候,知道了他是咸丰的亲弟,赵尔巽说他:“恭忠亲王继以起,绸缪宫府,定乱绥疆,罢不生怼,用不辞劳,有纯臣之度焉。”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中之贤者。而他的身边也有位大政治家文祥。以前我也不知道他是谁,蒋说,奕诉与文祥在“元首逃难,京都将要失守”的时候,接受大命。他们最初因无外交经验,不免举棋不定。后来,把情势看清楚了,他们毅然决然承认外国人的要求,与英法订立《北京条约》。条约签订以后,英法退军,中国并没丧失寸土地。
曾国藩其人
以前对曾国藩很有偏见,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现在来看,曾国藩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以后还是要看看他的字,读读他的文章,或是研究他的为人处世。看看他的人生经历,他可以说得上是我们贫困孩子的人生奋斗的榜样了。
写到这里不想写了,左宗棠也没有初中课本上那么优秀,李鸿章也没有以前印象中那么差。总之,不要随意评价别人。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小思考我读近代史,感受用一句话来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