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育心爱弥尔婚姻育儿
《童年的秘密》,解密"童年"

《童年的秘密》,解密"童年"

作者: 慧慧的小圆满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2-03 15:17 被阅读684次

    《童年的秘密》,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看完本书后,我觉得书名应改成《幼年的秘密》,个人认为这本书适合学龄前宝宝的家长阅读,最好在还没有生宝宝的时候,就看这本书。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我觉得看本书,会给你一点启发。它会帮你追溯过去,在孩子小的时候,你是如何对待他。如果当时有些事情你不能理解,看完之后你会找到答案,这会帮助你以后用更好的方式对待孩子。

    图片来自花瓣

    童年的秘密

    1.重复

    孩子在小的时候是喜欢重复的。

    例如,小朋友喜欢一本书的时候,ta会非常喜欢家长不断的重复这个故事,甚至多达30遍。
    孩子们也喜欢玩积木,搭起来,推到,搭起来,推到,乐此不疲。成人会认为,这简直是浪费时间。

    《童年的秘密》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孩子是在做初期的心理建构,ta通过重复了解、认识各种形状,以及形状之间的关系。当孩子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才会对另一点产生兴趣。

    2.秩序感

    孩子幼年时期会因为周围的一切井然有序而获得安全感。这也是他们初入社会,对社会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

    儿子、侄子幼年时期都很喜欢捉迷藏。
    我们还在房间,小宝贝们就会突然来了兴致,躲在被窝里说:妈妈,你来找我。


    这在成人来看是特别傻的事情,哪有这样捉迷藏的?明明我都看到你藏进去了,你还让我找?

    但是孩子会乐在其中,因为秩序感对他们来说,就是东西在应该在的地方。我知道我在被窝里,你在被窝里找到我了,这就是秩序。

    图片来自花瓣

    假如成人或玩伴不能及时发现孩子,ta会大声叫嚷"我在这里!"仿佛就怕你找不到他。

    蒙台梭利还进一步跟孩子们玩了这个游戏,她躲在了另一个地方,让孩子找。孩子们会到原地去找她,当他们没找到的时候,他们很难过,觉得成人没有按游戏规则玩耍。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建议成人和孩子捉迷藏。他们认为捉迷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认识:一样熟悉的东西虽然我看不到,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样为孩子与养育者的分离做准备。妈妈即使不在家,妈妈也不是消失不见。

    宝贝确实需要生活中的秩序感,尤其是与养育者的连接。我更倾向于ta的秩序感在人,而不是在物。蒙氏认为,物品的移动会打乱孩子的心理秩序。但是,从我教养孩子的经验来看,养育者的变化更能引起孩子的不安。

    3.自由选择

    孩子ta不是植物,不是物品。宝贝们不仅有生存的需要,而且有心理的需要。蒙氏认为孩子虽然是一个空的杯子,但是并不接受别人往里面乱塞东西。他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自己想要的。

    宝贝们在幼教中心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东西通常与家长心目中想的不一样。他们会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玩很久。但是,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傻,为什么不选那个最大,最贵的。

    我也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精心为孩子买的玩具ta不玩,ta最感兴趣的是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涂脸的霜,眼影等等。

    家长对孩子的压制力量

    蒙氏认为,因为家长比幼儿强大且有支配力,如果他们不理解幼儿,就会对孩子们产生一种压抑他们成长的力量。

    1.利己主义

    家长自己有工作压力,忙,忙,忙。所以,成人会让孩子早点睡觉,出去玩,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蒙氏觉得这是家长的自私,在孩子不需要睡觉的时候强迫孩子睡觉。

    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目前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孩子幼年时即使瞌睡也会因为想玩,强忍着不睡。所以,家长有必要提醒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对幼童的身体也有好处。

    图片来自花瓣

    另外,家长也需要一点自私,不能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如果父母完全放弃自己的需要,迎合孩子的需要,内心会对幼儿存有潜在的敌意,这种付出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不愉快的根源,对宝贝成长也不好。

    因此,家长不能完全放弃自己需要,也不能只考虑自己需要,要取一个折中。既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陪孩子的时候全身心投入;也要对自己好,考虑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开心起来,才能有更好的状态陪伴孩子。

    2.效益为先

    我们经常看见孩子穿鞋,穿衣服慢了,家长很着急,就会替代孩子去做。

    但是,在家成人可以帮孩子,在学校谁帮ta?幼童努力,笨拙的穿衣服,这是内在成长的需要。家长需要提供的是帮助而不是替代孩子做事。

    如果不给宝贝练习的机会,宝贝们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获得这些生活技能。成人要把孩子要当孩子看,在ta这个年龄这种穿鞋速度已经很棒了。

    孩子们在探索着向成人迈进的时候,成人们要减速,等等孩子;要蹲下身子,用平等,尊重的目光看待他们。

    3.看中利益

    宝贝们看到成人洗碗,会很好奇,也想去洗;看到大人端水杯招呼客人,他们也想热情的招待客人;看到大人拖地,他也想拖地。

    但是,这些尝试都被大人拒绝或嘲笑,原因是孩子洗碗可能会摔碎碗;端水杯,水可能会晒出来;拖地,拖不干净。

    成人会从利益的角度看待问题,拒绝宝贝们的各种尝试。但如果没有这些尝试,他们怎么可能瞬间就会做家务活,怎么可能学会平衡?

    4.意志造成的无形压力

    幼儿依附于成人成长,有时候幼儿会不自觉地在成人的意志压力下行事。

    小女孩看到水龙头在流水,不自觉地她就伸出手去触摸水,但是手伸到一半就缩了回来。奶奶鼓励她,去玩啊,没事的,你可以玩一下水。但是,小女孩摇摇头说:不行,保姆阿姨不让玩。
    图片来自花瓣

    你看,即使保姆不在,她的意志对孩子还是形成了压力。

    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中提到,孩子是需要玩水和玩沙的,这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触觉。

    很多家长会怕脏,怕孩子受凉,当幼童在玩水玩沙的时候就喝止他们。迫于压力,幼童只能放弃这些活动。

    家长怎么破解

    1.创造好的环境

    小孩子是喜欢玩的,ta可以在玩中学。

    如果怕洗碗弄脏衣服,可以给ta套一件工作服。在户外玩沙,也可以帮宝贝带上护褂。在家里也可以准备一些不锈钢和塑料餐具,供孩子练习招待客人。

    现在的家长都很有头脑,意识到这些练习在宝贝成长的过程中是必须的,肯定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2.观察力

    《童年的秘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蒙台梭利之所以创造了蒙氏教学法,与蒙氏有无比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大关系。幼儿的情绪,反常行为都会成为契机,帮助她理解孩子。

    旅行中,睡觉前孩子没来由的哭闹起来。无论爸妈怎么哄,怎么抱,孩子还是哭闹不止,小脸都憋紫了。蒙氏发现宝贝睡觉的床与家里不一样,这可能是引起他不安的因素。于是,她帮助这对父母再造了一个与家里相似的小床。因为又重新处在熟悉的环境中,幼儿找回安全感,恢复了平静,很快就安然入睡。

    每个宝贝都不一样,有人说,这本书上讲的在我们家孩子身上根本行不通,是骗人的。

    是的,没有一本书能解决我们的育儿问题。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些基本规则,通过观察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能有一个育儿的方向,找到适合自己宝贝的方法。

    3.避免语言伤害

    成人与幼儿的相处,一在言语,二在行动。有时候成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成为一种鼓励,也可能成为一种伤害。

    有一次我带儿子参加婚礼,第一次有活动,小朋友们去抢毛绒玩具。儿子没动,我也很坦然,心想孩子想要会自己争取,不愿意要我也不强迫。但是奶奶就按耐不住了,一个劲的鼓励孩子去拿。
    第二次活动,是小朋友上去领气球。凡事喜欢气球的小朋友都可以去司仪那里去领,都会有。奶奶及其他人又开始鼓励儿子去拿。我有点坐不住了,感觉周围的小朋友都去拿了,儿子不拿是不是不敢上台啊?
    于是,我就推他去,但孩子不肯,他说他不喜欢,以前玩的太多了,而且拿回家没几天就瘪了,他不要。我火了,说:你就是不敢。儿子也很犟:我不是不敢,我就是不想要。我更是恼火:你就是不敢,说成自己不想要。结果,我看见儿子努力的在克制自己,眼睛里都泛泪花了。
    第三个活动,主持人唱歌,小朋友来鼓掌,看谁拍的最响,拍手最响的小朋友可以拿到最大的毛绒玩具。儿子毫不犹豫的去了,去之前,还狠狠的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什么意思,他在向我示威。只看见儿子站在主持人前面使劲拍手。我不忍心看,我怕他拿不到玩具失望,于是低下头不看他。节目结束后,儿子下来了,果然没拿到玩具,但是他很骄傲,还给了我一个眼神,那意思是:你不是说我不敢吗?我做到了。赤裸裸的挑衅我!

    看完这本书后,我问儿子,妈妈哪句话伤过你?儿子就提到那天的事,他说感觉我不相信他,他很受伤。

    成人要慎用刺激性的,给孩子定性的语言。

    4.避免行动上的干预

    成人看到幼儿穿鞋子慢吞吞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帮他,其实这给幼童一个信号:你不行,我来。

    幼儿在通过活动锻炼自己能力,获得自我成长的时候,家长要按耐住要帮忙的冲动,因为那不是帮助,是替代他们做事。

    给他们示范怎么做,仔细讲解做的步骤,然后放手让他们练习才是真正的帮助。

    5.生活的安定

    幼童在熟悉的环境中会获得安全感。

    我遇到过这样的男孩,爸妈因为工作关系举家搬迁到宁波,那时候正值孩子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这个孩子有点走偏。他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形成后来的性格,就是因为父母要到那个鬼地方,不是我。

    对于幼童,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们到了陌生环境,会躲起来,不让陌生人抱,用警惕的目光观察四周,这是生物保护自己的本能。

    成人应该尽量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安定感,可以通过提前告知,模仿原有环境建设新环境这些方法来降低这些变化。


    小点评:

    《童年的秘密》毫无疑问站在孩子的角度,揭示了幼童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是,我感觉蒙氏对家长批判的太多。实际上,随着文明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尤其是看这本书的家长,都在主动的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好爸妈。

    此外,这本书讲了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形成的阻力,劝诫家长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对于如何做说的不多。

    时代不同了,在蒙氏生活的年代,父母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现在的父母是忙于工作,陪孩子,忽视了自身的需求。我觉得不应该批判父母自私,父母应该自私一点,为自己做点事,这样也能有更好的心情养育孩子。

    最后,由于宗教信仰不同,文章中有部分关于宗教的内容读者可以不看。

    如果你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受过伤,有必要看这本书,它可以帮你找到问题的根源。你是孩子们的原生家庭,如果在自己身上受过伤,你不想在孩子身上出现,有必要看看这本书,你会知道哪些事最好不要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雾霾走开:我们不是有意伤害孩子,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抚养孩子。孩子犯错是因为他们不懂,在抚养孩子时,我们也因为不懂而伤害了孩子。因此我们要学习如何做家长。
        慧慧的小圆满人生:@雾霾走开 嗯,一起学习:blush:
        雾霾走开: @橙小慧 我现在学习做家长,虽然遇到一些问题,但能很好的解决。
        慧慧的小圆满人生:@雾霾走开 是的。只要我们在学习,就不要对自己多苛责:smile:
      • 阿拉斯加海湾0:有批判,有吸收,有思考,学习了

      本文标题:《童年的秘密》,解密"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ed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