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成长计划中初次听了邱老师的课,不觉产生了如下想法,想与各位老师分享,可能是片面的,但她是我内心真实的呼喊:

思考之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许多老师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回答的结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老师会说,硬件要信息化,各种高端教学设施应有尽有;有的老师会说,学校的环境必须好,学习氛围要浓,去名校的几率要大;也有的会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不会刻意去学校的……总而言之,选择硬件好的居多。在兴成长专题一第一课中,听到邱老师在芬兰看到这样一间教室的布置:设计完全是孩子们自主创作的,是孩子们从大自然里“淘”出来的,反映了孩子们的兴趣特点和爱好;我几年前也看到了美国一所学校的一节课:动手实践课。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环节是从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学校里的实践课,有点像我们国家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性质,孩子们在老师的监护下可以参加陶泥制作;可以学习制作模具,可以进行各种零件设计……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学生步入社会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任何特长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小学六年下来给孩子们了什么?三年初中下来又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下来我们的孩子会做什么?这几年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开始接受社会实践教育,与社会发展接轨。我们的老师做的怎么样,想必心中都有答案,由此我也想说,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硬件、软件的科技化程度有多高,而是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们接受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学会社会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一项生存技能和良好品行,将来走入社会能很快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建设者。


思考之二:我们老师该做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挺好回答的: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各负其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现在逐渐发现,我们的教师大多数趋于老龄化的阶段,而社会又处在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阶段,知识大爆炸阶段,信息技术时代阶段。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阶段。此时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调整认识,及时参与新技术的学习,这样我们才会教育出来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学生,无愧于率先垂范。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我老了,年龄大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就不用学了吧。我觉得学习不学习跟年龄大小没有绝对的关系,是一个做教师的责任意识。我们的社会现在趋向于到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你能说你年龄大了,社会会为你网开一面,你特殊化。我想这绝对不可能,就得学习,让自己出得了门的。在今天的学习中,邱老师分不同的话题谈出了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未来教师的发展前景。我这段时间也正好在吉林省教育学院进行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的学习,结合这个学习我也看出来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些端倪:正如邱老师所说,学校未来的发展不是仅仅教授孩子知识,现在来看有些知识已经不需要教师了,孩子们利用互联网完全可以完成,学校的规模由他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可大可小,就像今天邱老师一样,全国各地的学校领导和邱老师组成一个近5000人的学校,完成了一次教育思想的学习,教师的作用逐渐转移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一个功能,发展学生的创新力的一个功能。对于知识重在引,而不是以往的灌输,这一点我认同邱老师,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人的活动。而且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到来不会离我们多远的。教师要有安危意识,完成信息技术2.0思想的转变,否则就会被学生淘汰,被教育淘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