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我在互加计划兴成长基础教育班已经学习了5节课了,每次课程学习结束按照老师要求会结合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小打卡作业,就是这样的小小打卡它引起了我对教育教学与个人专业成长这个问题的思考!
应当说,对我而言写小打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它具有随时、随心、随手的特点,所以我不必在意写的格式,不必拘于论点论据的限制,随心而语,随性所至。随心所欲地把自己对每次学习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或许看上去不够全面、不够严谨、不够成熟,但却可以尽情地表达思想、抒发情怀,一种淋漓畅快的感觉油然而生!
小打卡我对他的理解就是对每次课学习后一种简短的精髓概括,也可以说是评说课程结束后一种教育教学思想的随笔。只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我个人觉得“小打卡”的品性是朴素自然的,处处都体现着感性、诗意、形象、理论与激情。在小打卡中,可以用理论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抒发情感的体验,也可以用形象华美的语言描述过程的精彩,还能用激情的文字倾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尽管每一次小打卡可能是零星的、弥散的、片面的,看上去似乎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我相信它经过不断的积累、整理和辨析,加上评论区老师同仁们的探讨推敲,就会成为价值不菲的教育财富!
说 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学者提出过的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想起这句话,是因为我觉得小打卡和这句话是有深层联系的,因为基于教育教学而言,经验是成长的基石,反思是成长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这次看似简单的小打卡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大家都知道经验如果只是停留在实际运用的层面上,没有经过理性的加工,那它可能是混沌的、模糊的、个体化的。这样的经验缺乏指导性,其作用往往是十分有限的。而一旦把小打卡中的文字加以整理,形成有针对性的理论便会具有借鉴、启发、指导教育的功能,并可以让更多的实践者获益! 其实撰写小打卡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它能积淀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部分成就,并使其成为宝贵的教育教学灵感和资源!
纵观这次互加兴成长计划的学习,比如《互联网教育是什么》、《彩虹花为什么开?》《网络助我成长》、《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等等这些教育专家讲述的先进理论我相信他们无疑都是在日常书写的小理论小随笔并在探索中整理而成的!
同时我还想说有些理论的来源必须基于实践,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在每次学习过后的小打卡内容,也可以借鉴一些优秀打卡内容里面的理论认真加以总结和提炼,从中获取更加有效的行动策略,然后再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新时代智能时代改革中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这次培训每次课要求的小打卡我把他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使用,为经验、习惯所束缚,不能经常地反思经验,发展经验甚至生成经验,那么,不论他已有多少年的教学经历,或许也只是若干次的重复劳动,收获不到太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将这次培训中每次学习后的精髓以小打卡作为一项促进自我的手段,并应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以此为动力不间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行探索,然后撰写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等,这样长此以往的积累定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之笔、失败之处;促进自我创新,塑造教学特色!
总之无论是本次学习书写的小打卡,还是今后应该养成的随笔练笔习惯,在写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对某些教育现象及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研究和探讨新时代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思维创新,形成比较成熟的、个性化的新理念或新见解,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追求。其实看似简单的打卡小反思,若能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思想境界都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愿再过多诠释,只想平心总结:“小打卡”引发的思考,笔随思行绘成长!的确是,本次参与互加兴成长计划的学习与我而言收获的真的不仅仅是一份智能教育时代应该掌握的网络技术能力,而更多能够促动我心弦的是一种面对未来教育教学赤诚永恒的决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天!明天的明天!未来!我定会通过执着不懈地坚持和努力成为新时代具教育特色富有时代魅力的人民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