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子川:什么是同理心Empathy?
Empathy是什么呢?
在我先解释Empathy是什么之前,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圆角呢?圆角到底是什么呢?
圆角?似乎到处都在使用圆角,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可是好像我已经习惯于对圆角的东西产生好感了。
确实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解释不清的好感,不知不觉中带圆角的界面就成为了好的东西,从科学的角度,这种好感的产生是有根可寻的。我们来试着寻找你产生好感的原因,我来问你: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可否见到圆角?
让我想想,厨房的冰箱,电话手柄,电视机,还有浴室的很多东西,沙发好像也像是圆角,就这些。
很好,让我把你想到东西列在下面,然后你再想想在你日常生活中什么不是圆角的?
让我想想,我的门框,电视柜,挂在墙上的画框,厨房的橱柜,窗户,能想到的就这些。
好,也让我把这些东西列在下面,你看看和你上面发现有圆角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区别我说不清楚,但是我发现上面那个电视是有圆角的,下面那个电视是没有圆角的。
这真是一个好发现,这正是我要说的。以前的老电视是没有遥控的,这就需要人走上前去“用手”去调换电视频道或者音量,而现在的电视早就已经使用遥控装置,是不需要人去走上前“用手”进行操作的,这个是不是“用手”的区别导致了设计是不是应该是圆角。
你在仔细想想地铁上的把手,任何门上的把手,它都是具备一定曲线设计的,因为你要和它发生“交互”──直接的身体接触,直角的设计使得它显得尖锐,让人觉得不安全,圆角的处理让这样的交互变得更加顺畅和舒服。你在回头看看你举出的例子,电话、开关、冰箱、沙发、以及最浴室里的一切,都有这样的共性。
在这里圆角给你传达的语言是:放心地触碰我吧!我很安全。
那那些直角所表达的是什么呢?
如果我说90%靠墙的物体都是直角的你信不信?那些靠墙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人经常与之发生接触,就像画框门框窗框或者各种立柜,那么物体就不需要给使用者“触碰我也会很安全”的信号,自然也不需要使用圆角,而真正圆角处理的是它们可以活动的东西,比如柜门边缘以及把手。
同时直角也有它所独有的信号给使用者,那就是“密不透风,严丝合缝,我保护的是我里面的东西,谁也不敢轻易碰我”。就像各种门各种窗,如果它们都是圆角的,我们的感觉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小屋一样,虽然浪漫但不实用。
那么好吧,我知道了他们的区别,又能怎样呢?
其实这并不是直角或者圆角的物体给予我们的信息,而是我们下意识中对它们产生的解读,这些解读来自与我们的正面感知──当我们第一次感受母亲的乳房;当我们第一次从树上摘下苹果把玩;当我们第一次吃棉花糖感受酥软;当我们第一看到云朵连绵;同时也来自我们的反面感知──当我们第一次打针;当我们第一次被桌角撞头;当我们第一次被父母的戒尺挨板子;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父亲杀鸡。
这些正面感知让我们知道圆润的东西好接近可以触摸;同时反面感知强化了,不圆润的东西会产生疼痛。
在这里我们就出现了第一次移情的过程──当人们在看到他需要发生接触的物体时,他会用以往的经验转移情感到这个物体上。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换句话说,当人选择去触摸一个开关时,圆角的开关就像而是儿时乳房能给人带来的安全感,人们在下意识中产生移情,去换得真正使用它的驱使。
你现在想想你每天都要使用的界面,如果它是圆角,你就觉得舒服,你能理解你舒服的感觉来自于哪里了吗?
来自于妈妈?
这是你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我不能说它是100%的因素,但我相信人最深处对感知的判断来自于它的第一次经验,往后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他就会下意识的产生移情。我之所以说它不是100%的因素,还因为圆润的东西代表流动的,灵活的,软件界面的圆角同时想表达信息快速流动的含义。但至少我敢说Apple MacBook的全圆角设计一定是跟乳房崇拜有关。
那么这个跟体验设计有什么关系?
既然我说“第一次移情”,那么必然还有第二次。这里的所谓“第二次移情”指的是体验设计师需要把被测者的感受转移到自己身上,充分站在被测者的情感中去进行设计。通过移情,设计师尽可能地了解使用者最深层次的故事,这里包括:
他们是怎样的人?他们的故事是怎样的?
他们是如何思考周围环境的?什么东西他们觉得高兴?什么东西让他们觉得讨厌?
他们是通过什么被周围环境影响的?什么是影响他们行为的重要因素?
他们是如何评价周围环境的?他们曾经说了什么?
他们是如何影响周围环境的?他们曾经做了什么?什么是他们认为做过正确的事?什么事情却让他们后悔?
他们的“第一次”是怎样的?“第一次”的网上购物,“第一次”的网上聊天;
当我们充分了解了这些,把一个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构造出来,作为设计师,才能通过所等到的信息,在自己的内心模拟出一个相似的情感──将受测者的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移情),并在设计中处处体现这种情感,让设计尽可能多的符合这种情感,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更加符合他们情感诉求的体验。
当然,我不是让你们把开关设计成妈妈状,不过真的有一家很内个的网站userporn,把视频播放窗口的播放键设计成了妈妈状,充分体现了体验设计的真谛。
在我关注那个拥有妈妈状播放按钮的网站前,能不能告诉我有哪些可以使用的实践?
当然有一些值得推荐的实践,不过今天就到这里,因为复活节假期的原因,我这几天写了太多博客,信息是需要消化的,你现在可以去找妈妈了,以学习知识为主,娱乐休闲为辅啊。
梁宁:同理心训练
同理心训练1:怎么理解愉悦与不爽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一样。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有人说:“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你陷入爱情了,你被愤怒、恐惧控制住了,就好像手机系统崩溃了,所有App全废了。你所有的后天学的知识、技能、理性都不能说服你。
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我们作为一个产品人,为什么要对情绪这么重视呢?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的说出他的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
生物性情绪:怎么分析用户情绪?我们从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层情绪——“生物性情绪”开始说。所谓生物性情绪,就是所有的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从你养的小猫小狗,到动物世界里的野生动物,再到咱们人类都有。这一课和下一课,我们就来讲讲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它们分别是:愉悦、不爽、愤怒和恐惧。现在我们先说愉悦和不爽这两个情绪。
在介绍这两种情绪前,我们必须先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词。我们的产品工作,以及我们很多的重要观察与洞察,几乎都是围绕这个词展开。这个很重要的词是什么?其实你早就非常熟悉了,这个词就是“满足”。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一个产品好不好、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你对你自己的认识。我们会在这节课的每一个层次里,依次展开这个话题。
“满足”和“愉悦”的关系
我们讲第一个情绪词---愉悦。什么叫愉悦?直接来说,愉悦就是被满足。我们知道,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统,驱动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比如,一只虫子,一只鸟,一只猫,温度、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会愉悦。而我们人类,不单纯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比如度假,住的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读喜欢的书,精神上被满足,你会愉悦。你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纳,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视。这些都是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愉悦。需求被满足,都会愉悦。一种綳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
大家肯定都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吧?下来一个你需要的形状,消掉一行,消掉两行,伴随这消除的音乐,这种感觉叫愉悦。你摞到很高一行,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这种感觉就叫爽。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笑的愉悦感,和綳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成了瘾。
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过亿。除夕一晚,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摇一摇,摇红包的互动,一亿人摇了100亿次。送出红包1.2亿个,基本上人人有奖。看着别人摇到了红包,自己跟着也摇,摇了几十次,突然间得到一个红包。这个感觉就是爽。
2016年春节,阿里砸了2.69亿元夺下了猴年春晚的合作资格,推支付宝红包。阿里肯定不能和腾讯一样啊。阿里怎么干呢?大家都记得,它干的是聚齐五福,分两亿现金。然后呢?我想你也会有印象,一堆人都集了四福,就差一个敬业福。数据:支付宝发出了82万多张敬业福。集齐五福的人有多少人呢?79万。如果去年微信红包有1亿人参加,就算参与支付宝活动的用户最少有2000万,按照2000万用户参与抢支付宝红包,爽的人不到4%,不爽的人大于96%。这就叫有钱任性。花5个亿,让96%的不爽。没关系,阿里爽就行。
“不爽”与不“满足”
既然说到了不爽这个词,我们就再把这种感觉细致地说说。满足就是愉悦,不满足就是不爽。比如一只虫子,本来温度适宜。突然,温度大幅提升,它就会瞬间不爽。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如果我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我本来在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也是不爽。
人类,用了一堆的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是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联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一个湖畔大学的工作人员和我说,她希望湖畔是一个人的EMBA类学习的最后一站,上完了湖畔,就再也别去其他的商学院学习了。我说,这取决于对方内心是不是被满足。对于他是否被满足,你其实是没有办法的。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为什么开篇第一课要研究“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因为就用这三个词,你就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和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如果彼此都是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此外,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你就想想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都乐此不疲。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视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打扫三次。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的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发现你的天分密码
我们一般认为的天分是显性天分,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其实还有一种天分,是隐性天分,他不会两三岁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得到。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我们都知道天才的1万小时理论,虽然这个理论并不确切,但确实需要在一件事情上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才可以让人优秀。问题来了,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一件事上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呢?有些人是不得已。但是多半人,是在深入体验中,找到了满足,找到了愉悦感。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撑一个人持续的投入哪怕1万小时。
最后,我们再谈谈如何理解“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以及怎么通过这三个词,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别人的天分。我们看到优秀的人才会有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比如,我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家庭主妇。她一到我住的地方,马上就尖叫“你住的地方怎么这么乱。”---敏感。接着,她不能忍。比如她其实就在我这儿呆半天,但她不忍,她马上开始收拾。2、3小时之后,家里顿时就桌明几亮,井井有条,水果洗了摆桌子上。---她不能忍,马上就要动手优化。驱动我妈收拾屋子,和乔布斯把一个图标改100遍的驱动力,其实没什么不同。乔布斯改来改去,朝同事发脾气,不是因为他追求卓越,而是不改到让他满足,他就不爽。他因为极度不爽、不能忍才不停的改来改去。
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第一节课我们讲了产品的五个层次,第二节课我们讲了产品对顾客的需求的满足程度是造成顾客愉悦或者不爽的原因。用 它度量产品,可以看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用它来度量他人,你可以判断你和一个人的关系,用它来度量自己,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这一节课。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人在用产品的时候,不满足产品提供的外观功能等,那么他很不爽,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其他人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他也很不爽,在看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的表现不满足预期,他也很不爽。爽与不爽是有天分的,而且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我们要遵循自己的内在,去做那些让我们自己能够爽的,乐此不疲的事,而不是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其实产品有是分好坏的,我最喜欢的是我初中时,10块钱在新华书店买的英雄钢笔,怎么写怎么顺,颜色样子也好看,吸墨不脏手,笔尖还可以在桌子上当刀子用,可以考试的时候被偷了。我觉得不好的是苹果手机Iphone5,屏幕小,还发热,电池不耐用。
但这里的第二讲需要一个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个产品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要爽就爽到不行,要么就一定是不爽的。结合第一课讲的,五个层次,也许能满足一个点、两个点但没有一个产品能满足五个点。所以还是要配置有限的资源,提供核心价值,让用户可依赖。
是不是情绪敏感的人是不是可以更快的分辨出别人的满不满足呢?不是,虽然有天分之分,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认知框架。比如不满足。到底是交互,还是角色定义,还是资源,还是能力圈,还是激励机制。。。茫然,就是无法清晰的分辨,然后判断要点,抓住它。这不是敏感,是长期的训练。而一款爆款的产品要么是给人直接满足,而不是喂个半饱;要么帮人抵御恐惧。其实我们看社会,“压制满足”就是社会系统的工作,现实社会系统压制的黄赌毒,在互联网上就很容易成为快速流量。。。因为被压制,所以才有找到时的爽。如果你想写东西,就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否则,所有的体验即使是非常棒的素材,无需地堆放在一起,只能是垃圾。建立框架的目的,是为了辨识和有序放置,呈现出你要的样子。这就是从素材到产品的过程。
产品越低频越难做。手机一年一换,电脑比手机低频,电视比电脑低频。沙发恨不得一辈子只卖一次。所以很难和老品牌的竞争中快速崛起。当客户在用一个产品的时候,发现满足感被阻隔,瞬间烦躁,这样的场景你可以用自我情绪洞察。做产品人,就是懂得情绪,知道使用情绪的力量,让用户做出动作。满足感=实际值-期望值,可以参考这个公式。当然体验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价格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一种体验。
某人这么总结阿里和腾讯。比如腾讯最近大火的小程序“跳一跳”,和很久以前的打飞机其实是一样的,操作上简单上手谁都会,门槛低进门的人就多。在用户情绪上,每一次都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不小心掉下去的,这么简单下次肯定能过去,于是一次次反复再来,中间加杂着不甘心、不服输、互相攀比等等的心态。而这些,就像老师说的,是人底层的系统和代码。反观阿里,在产品设计上,对用户情绪的捕捉能力似乎很弱,比如年底账单,我的理解是最基础的需求是过去一年自己的消费、支付总结,往上才是分享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账单,本质是窥视、好奇、炫耀,于是就必须给用户一个晒的理由(也就是预测2018年),在这个理由的设计上这次就存在大量的重复内容,而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现象瞬间让用户觉得没意思。总结起来,两家公司起家基因不一样,腾讯靠产品活,所以对人敏感度、情绪等理解能力强,阿里本质上是上邪交易企业,对规则、角色、系统等控制更强。从业务本质上来说,腾讯的业务是给人打发时间的,,用户求爽,不爽一定会走。阿里是做交易,首先是重度服务B端,而B端为了买卖有点不爽会忍。这样的业务形成企业不同的心理模式,就会体现出来了。
同理心训练2:怎么理解愤怒与恐惧
上一节讲了愉悦与难受。这一节我们讲愤怒和恐惧。就好像愉悦与难受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难受。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一个人会愤怒的地方,就是他恐惧的地方。。愤怒和恐惧是一体两面的,所以,你看到一个愤怒的人,其实不用怕,愤怒的内在是恐惧。所以有的销售人员,也采用试图激怒客户的策略来卖东西。
什么是愤怒?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我们都见过,一只狗、一只猫都会用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域。如果一只猫在自己划定的领域里,来了另一只猫,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人的边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又比如,两个女人,开车剐蹭了,不一定愤怒。但是如果对方做她老公的大腿上,这个女人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什么是恐惧?
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几个人要来你加拆房子,你可能会愤怒。但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如果你自己去分辨,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你会发现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比如,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比如《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面对苏格兰统治者的残酷,99%的人都恐惧了,而他是愤怒,所以他是英雄。所以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
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嫉妒呢?嫉妒是一种被压制的愤怒。嫉妒其实来自于自己希望的边界被侵犯,但是又不能立刻发怒。
所以我们要好好谈一谈恐惧。为什么?因为恐惧很重要,是我们观察人和做产品,非常重要的点。
一、恐惧是边界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有恐惧。看到风高浪大,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有恐惧。所以,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如果你不跨过边界,在同一个恐惧边界内的动作区域里,学再多的知识,并不能让你有大变化。而当你了解自己很多行为内在的恐惧之后,你再看别人,也会分外清晰。
两个朋友,约我去给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CEO去讲互联网,还说,如果可以是不是可以一起帮他做战略规划什么的。我们聊了一下,我就放弃了。我和朋友说:“帮这位大佬做互联网战略这事,我做不了,你也做不了。”因为他根本不是看不到互联网的重要和强大,而是他的恐惧,把他在现在的位置,现在的业务捆的死死的。除非他能卸下恐惧。如果他能卸下恐惧,很多事,他自己就能做了,因为他其实都懂。而能帮他卸下恐惧的人,既不是我,也不是你。所以呢?算了吧。这也是我在讲产品之前,要先讲同理心的原因。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因为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
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经常几小时几小时地劝别人干这干那。我劝过别人辞职,劝过人分手,劝过人转行,劝过人创业。我一直觉得自己道理讲的可对了,对方也全听明白了,但之后大家多半还是会选择在原地受苦。后来我明白了,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所以我看到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她好,有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她的恐惧。所以知道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像上节课讲的,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持你到这里了。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但是,好像马云没有恐惧,罗振宇好像也没有恐惧。所以,暂时,我还看不到他们的边界。
二、恐惧是动力
我们第一节课说,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这里分享一个朋友的事例自述:我中年开始自主创业,从单一的产品开始,独自寻找客户,不怕拒绝,不惧别人笑话这么大年纪还在做底层销售。这份勇气是缘于对生存的恐惧;2年以后,因机缘巧合,拿到了2个品牌的销售代理,当时心里没底能不能做出成绩?硬着头皮接下了,是希望和恐惧较量的结果。现在四年了,销售的产品更多了,业务内容也更多了,从货源到终端用户,以及售后服务等,但自己却更加力不从心了。这期间,为找到投缘的助手和合作伙伴,花费了精力和金钱,之后又被打回一个人的现状。巨大的焦虑立刻击倒了我,整整30天,不出门,不说话,不见人,我估摸着关门大吉的可能性,要么认输,趁早放弃、要么慢慢累死自己,拖死公司。在焦虑和抑郁的双重压力下,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当放弃的念头接二连三袭来的时候,一种更大的恐惧抓住了我:如果选择放弃,这辈子将注定成为一个失败的人。失败者的标签无论如何都将深深刻入我的骨血。我不接受这个自我认知,我想要试试、想要坚持坚持、想要突破瓶颈、想看到解困后的自己,我想同这更大的恐惧争个高下,哪怕退掉店铺、哪怕只能在自己的蜗居、哪怕刷新重来。。。其实这种这么每个创业的人都经历过。所以才要花那么多时间研究心理学,研究同理心。再痛苦,还是要成长,让自己有更强的同理心,看懂合作伙伴内心的不满足,看到什么样的人可以依赖。
我们其实没有办法去克服恐惧,只能写像武志红老师说的那样:拥抱恐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恐惧,你有的恐惧,一定有其他人也在恐惧,我们要看到恐惧的价值,并寻找处理恐惧的方式。如果你能够处理恐惧,你就可以帮到别人。
其实我们在直面恐惧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行动。行动起来就会产生面对恐惧的愉悦。这个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被恐惧而压制,强迫自己提升,其实是人进步很重要的方法。
三、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就是要抓住痛点,我们都了解。但什么是痛点?很多人把“难受”当痛点。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爽,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词了,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暴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买单,但绝对不会大火。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的花钱。所以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听逻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啊?认知焦虑,还是恐惧骂!!(说的好)
总结这一节课的内容,就是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四个字“直面恐惧”。
分享我现在面临的困难。我在2016年的时候,饥寒交困,小孩的出生导致经济困难,而且我原来所在的公司里,好像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了。身体食量加大,一顿早餐就吃掉三碗粥,两份炒粉,但身体却暴瘦了30多斤,我一度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后来不得已辞工了。找了一份教育工作,也和同事处理不好关系。但就在这个时候,领导推荐了“得到”,才像是重获新生一样,慢慢的调整过来,有信心去面对未来。但刚开始是“超级个体”“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当时看讲的很好,也很有作用,但仍然有不落地的感觉。“每天听本书”也觉得还是不够系统和全面,但还是感谢这个栏目,让我们了解到很多本来并不会了解到的知识,也可以有目的的去选择这些原版书籍来看。现在“北大心理学课”“产品思维30讲”这两个课程,才给了我踏实的感觉。道理都是相通的,但以那些课程为支点,能够让我采取行动,我觉得才是最好的,也是我最需要的课程。感谢武志红老师,感谢梁宁老师。武志红老师的课程能够打开我现在的心结,去寻找内心的自由;梁宁老师让我看见我现在的教育事业是如何运作和如何宣传的,能够指导实践。
大家也都知道宗教作为一个产品,只要人对死亡后的未知世界有恐惧,宗教就不会消失。好的产品,解决客户的恐惧,创造客户的长期愉悦;不好的产品,利用客户的恐惧,制造客户愉悦的假象。
05 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三大产品经理做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社交网络产品,他们分别是:做出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做出了QQ的马化腾,做出了微信的张小龙。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内向、不爱社交。为什么性格内向,甚至有社交障碍的人,却做出了亿万人依赖的社交产品?先不回答,我们谈另外一个事。大量沟通能力强、长袖善舞的人,比如优秀的销售人员、BD人员,很难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马云。
比如下面的场景。一位原先做过销售的很优秀的女孩尝试做产品,这个女孩张的漂亮,沟通能力强,善于在公司抢资源。她自己申请转行做产品经理。我们就让她试试。先让她拿着我们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沟通,做她的第一次用户研究。我在之前就讲过,用户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我们的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有条理的。在这个女孩的沟通现场,大家乱糟糟地发言,有人讲自己的观察,有人讲自己的感受,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有人直接开始讲故事。这个女生越听越觉得乱,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设计想法”。于是她施展销售的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大家认为我们设计得很好,很有道理。于是用户沟通会友好的结束。这是什么?这就是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
为什么用户会口是心非?我再举一个正确的用户研究场景。索尼准备推出Boomboxes音箱,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组成焦点小组,来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还是黄色。经过这一组潜在购买者的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这次会议后,组织者对小组成员表示了感谢,并告诉他们,在离开时,每个人可以免费带走一个Boomboxes音箱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在黄色和黑色之间任意挑选,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音箱。人为什么口是心非?用户研究到底要怎么做?
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我我认为在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所以,如果我不是在公开的角色中,或特定的场景下,我回家自己看个影片、选个产品,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来。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优秀,所以即使在填写匿名问卷时,也会撒谎。因此,目前认为学科做量化研究时,都会考虑到self-report问卷的误差,一般会配合其他研究方法来获取可信数据。做客户调查见面会时,一方面要创造无压力的交流气氛,另一方面也要准备好引导话题。在看似自由的交谈中搜集到数据准确率会比较高。群体想法是需要避免的结果。
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我的课是产品课,但是开篇的前五讲,完全不谈产品本身,而是讲情绪、讲潜意识、讲集体人格。
1. 体会各种人的情绪和潜意识;
2. 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
3. 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只有当你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你才有了做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开端。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
1. 销售人员要充分调度自己可以呈现的所有资源:自己的外貌、仪态,产品包装、价格折扣。
2. 从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服务,而且赚了便宜。
3. 从用户潜意识层面,再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选择。
这是一个好销售看的事。一个好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因为一个产品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拉住用户的衣服苦苦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
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为什么?因为意识即防御。所有的思考,其实都会让你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一个不会说话的产品,根本没有消解戒备的机会,所以马化腾非常推崇的一本书叫《Don,t Make Me Think》翻译成中文核心意思就是“别让我思考”。
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也是一个好销售和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区别。你会发现好的销售人员都是有攻击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要突破别人的防御,他们对突破别人的防御是有成就感的。好的销售非常懂得在与人直接沟通中,如何适当地给对方压力。抓住对方意识和潜意识的抓手,说服对方。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也会获得足够的快感和红利。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但是像扎克伯格、马化腾和张小龙,他们为什么不爱社交?本质是因为在社交中,如果碰到别人对你建立防御的情况,你就手足无措。你不愿意突破把别人的防御,也就没有办法在社交中获得快感,常此以往就越来越不爱社交。快手的创始人宿华,其实也是这样。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批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地响应和持续地服务。快手的宿华曾经说:“让产品自然生长,不要去碰用户,不要去打扰他们,让他们自然地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个说法有点玄,但是很真实。
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太高门槛,降低转化率。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所以我的一个朋友,研究营销大师李克,他说包装的经验,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规模感。明明是烟草新品,但是包装一定要让用户觉得很熟悉。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说了这么多潜意识,潜意识是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词,有志于做产品的同学一定需要花时间去研究。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存在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被放进我的潜意识中去的呢?简单说,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你童年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去辨别。这时的观念就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说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你想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最好是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听上去很玄的词--催眠。“催眠”这个词其实来源自一个德语词汇,本意是“绕过防御”。但是让中国人这么一翻译,就搞的很玄乎。那催眠怎么做呢?本质就是绕过防御。讲催眠的书一大堆,做产品的人应该系统的学学。1. 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2.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这是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最重要的方法。所以李开复讲,重要的话要讲30遍。
比如雷军是个催眠大师。我们经常听说他劝人,能一劝8个小时、10个小时。从心理学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催眠策略。这么高强度的疲劳战术,对方总有意识松懈的时候,只要一松懈,重复的想法瞬间就被植入他的潜意识中了。所以大家都说雷军给别人刷ROM的能力很强。另外,“送礼要送脑白金”,这种持续重复的广告也是催眠。一些社会观念无孔不入的传播也是催眠。
如果我们有共同的童年,曾经在同一个单位里,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其实我们就是被共同催眠了。我们会有相似的观念,被类似的观念束缚,有了共同的样子,这就是集体人格。比如湖南人有湖南人的样子,东北人有东北人的特点。从公司来讲,联想人有联想人的样子,腾讯人有腾讯人的特征,阿里人的特点又和这两家公司的人不一样。所以如果你为一个集体做产品,需要研究集体人格。
总结一下:与人交往或者做一个产品让别人用,怎么能够突破防御,让对方接受你,说服别人、驱动别人,其实都是一回事。人做一个动作,也许是意识判断,但是70%是潜意识的选择。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模式。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达成交易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占了便宜”。所以小米手机重复性价比的宣传口径,是一个基于意识判断的沟通策略。但更多的时候,在意识没有启动之前,人已经基于潜意识建立了判断,并做出了行动准备。所以,如果你不能用持续高压灌输、高频重复的方式,改变对方的潜意识,那么就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判断,放下显示自己高明、教育用户、说服用户的念头。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
切忌在做产品的时候陷入主观陷阱而不自知,也忌在卖产品的时候,又会因为强调产品的辨识度而提高用户的防御意识。比如卖一个浓香型白酒,用伏特加的酒瓶装,虽然提高了辨识度,但其实增加了用户防御,难以找到场景安放。“教育用户”是一种自负的心态。如果能做到脑白金那种天量密度的广告投放,可以考虑。否则只能是顺应用户习惯的前提下,想着如何很轻地沿着需求引导用户。
用重复打破防御和之前讲过“如果五分钟之内对方不接受就放弃说服”看似矛盾,但事实上是针对不同的受众。在采取说服行动之前,应该清楚受众分为三个群体:1. 完全和你观点相反的人;2. 和你观点一致的人;3. 暂时还没有自己观点的人,或者在犹豫不决中。第一个群体的人几乎是不可被说服的,要及时放弃,或根本不去说服,如果事先知道他们的观点,尤其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第二个人群要用情感类游说去打动他们,因为道理他们都懂,要维护他们的忠诚度。第三个人群可以用重复策略来征服,随着被说服次数的增加,他们会从有点信,发展到深信不疑。但重复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不是一样的话说30遍。当然,从相信你的话,到按你说的做,还有距离,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个转变。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产品自身要自带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是用户所熟悉的,连接这用户的潜意识,使不设防的就进去了,最好不用说明书就能操作。就像在地上撒零食,让小动物跟着跑。跑起来,再改变路线,让动物无意识的进入预定的区域。工作上的沟通,还是需要很好的倾听,主动谈的多了,总觉得效果差强人意。良好的沟通从倾听开始。
销售应该怎么做呢?一个朋友这么说的。要去掉推销行为里的推的动作,而强化拉的动作。1. 放弃说教我的客户。不要强调说我的产品有多好,客户会觉得,你的产品再好,和我有什么关系,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客户真正的需求,他的愉悦点和恐惧点没有掌握前,不要说我的产品有多好。2. 客户的愉悦点和恐惧点怎么了解到?通过对客户的初步判断,问一些简单,客户能给肯定回答的问题,比如客户做什么行业的工作,小孩多大。。。如果可以,再抛出一两个试探性较敏感的问题。多问少说,鼓励客户多说,少一些较硬的推销动作,了解客户怎么想,判断他的愉悦点和恐惧点是什么。3. 这样推销的动作是软软的,让人觉得舒服的,没有对我有戒备心的交流。客户说的越多,说明他对我戒备越来越少,信任越来越多,我能越多了解客户的信息。4. 最后的成交,是要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
06.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我养了五只寄居蟹。寄居蟹是一种外形又像螃蟹又像虾,寄居在其它壳里的小螃蟹。像我这种做事特别认真的人,养个寄居蟹也得记日记。所以,我按照每一只寄居蟹的壳的形状,给它们分别起了个名字。但我后来发现,养了它们这么久,我却根本不认识这几只寄居蟹,我只认识它们的壳。比如有一只白壳的寄居蟹死了,壳就留在了缸里。过几天我发现,这个白壳又在缸里四处活动。原来是其他的寄居蟹钻进了这个壳里,顶着这个白壳继续生活了下去。我觉得这就好像皇帝死了,很快又有其他人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继续当皇帝。皇帝谁来当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都是一样,我也不认识皇帝这个人,我只认识皇帝这个角色。就好像生活中,你会认识一个张处长、一个李局长。但你其实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你认识的只是他的壳、他的角色而已。所以,当你初步去接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时,你一开始看到的其实也只是他(们)的角色。就好像你看一只寄居蟹,你只看到它的壳一样。
集体就是一堆角色
这节课我们讲的是集体人格,首先我们来讲什么是集体?集体其实就是一堆角色。咱们从小的教育其实就是角色化教育,角色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训练你成为我需要的那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学生,好学生是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孩子,好孩子是个角色;好儿子是个角色;好女儿是个角色。所以,为什么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要的人,因为他给我们整个民族都写了角色说明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妇。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用孔子定义的角色和角色关系来安放自己,来处理我们的关系。你会发现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很多地方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自我的感受、对关系的预期。为什么?因为角色说明书不一样。
所以在角色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壳是什么样子的,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当我们都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集体。这群钻进了同质化壳里的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集体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集体人格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是怎么被训练成为角色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说怎么得到一只听话的小狗。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你要给狗狗准备一个垫子。刚一开始它肯定是什么都不懂,在屋子里随便到处小便,这个时候你就要呵斥它。肯定会有一次,它偶尔地做对了动作,尿在了垫子上,你就要立刻奖励、反馈--抚摸它、夸奖它、给吃的。然后不断重复,你就会得到一只在垫子上尿尿的狗了。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被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稍微拆解以下,一共有五个关键动作:
第一个,确定目标:你要知道这次教育或者培训的目标是什么,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观念。我们给狗狗的观念就是说不能随便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
第二个,建立恐惧的边界:你需要让狗狗知道,它没有做被希望的事情就会被呵斥,甚至惩罚。这个时候狗狗就会建立恐惧,它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惩罚。
第三个,放入清晰的标的: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在垫子上尿尿
第四个,给与红利:然后让它产生路径依赖。尿在垫子上就被奖励,听话的孩子就有糖吃。
第五个,不断重复:重复是动作的关键,重复还可以树立榜样。
于是,小狗就会产生角色化的行为,尿尿只尿在垫子上,因为不尿在垫子上就会被惩罚。好,我们再来问,为什么要训练小狗,让一只小狗产生只能尿在垫子上的观念?为了便于管理。也就是说,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工作之后所受的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被管理。如果说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是违反狗性的,那么其实教育是违反人性的。
教育是反人性的
暴风影音的冯鑫给我们分享过他读《道德经》的心得。他用理工男擅长的归纳法,把《道德经》里所有的高频词都数了一遍。《道德经》里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你猜是什么?是“反”,这个“反”字一共出现了12次。冯鑫说:“你看《道德经》是讲自然规律的,但是你认真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其中所讲的大量规律,与我们的认知是相反的。”我当然认同,其实教育就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被教育过,那他就是没有羞耻心的,就是懒惰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没必要教育了。比如我们小时候看《梁祝》里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三国演义》里“刘关张结义”那种同生共死的友谊,你就会以为爱情、友谊就应该是这样。在人世活了半生以后,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人世间不这样,这样的友谊与爱情真是少之又少的小概率事件。所以这样的友谊和爱情才会成为传奇,才会被传颂。如果满地都是这样的友谊和爱情,大家就不传颂了。书读的越多的人越容易理想化,说的俗一点,就是不接地气。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看待角色
明明是产品课,为什么要谈角色化和集体人格呢?我经常遇到一些很初级的产品经理,讨论过程中他们特别喜欢一个词“应该”他们认为用户应该这么做。比如一个母亲就应该如何,她就应该具备某种能力、某种认知,因此她选择时的权重次序就应该是这样。但你凭什么这么认为?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角色。只有在很大的压力下,人才会按照角色行事。一个人忙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掏出手机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凭什么你认为她“应该”继续完成角色,并且按照角色的设定点点戳你的产品呢?
我补充正反两个例子。第一个,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什么叫自然?自然和角色化是相反的两个词。举个例子,3岁的小孩用iphone就很容易上手。比如iphone的开锁,小孩不用学就会用,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小孩是看不懂文字的,但是他知道触摸、滑动,通过iphone上的箭头一划就解锁了。再比如用手一撑,图片就放大了,这个不需要教,小孩天生就会。这就叫自然。
第二个,举一个反例。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在外企工作,在职场上非常优秀,但是她在谈恋爱的时候老是有问题。我跟他沟通以后就发现,她对男友或者丈夫,有太过于刻板的角色化预期。她喜欢上班,因为上吧你的时候都是角色化的对接,所有人该如何对接、如何预期、如何反馈,这些都很清晰。但是下了班回到生活中,该如何与生活中的人相处、有什么样的预期和反馈,她就不明白了。她觉得她的男友或者丈夫,为什么老是不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行动呢?但对方凭什么按照你的预期去行动?
这个问题和产品经理新手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角色化的思考,放弃了对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人的观察和接纳。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如果你是想做一个让用户放松使用的产品,或者你想和一个人拥有轻松惬意的亲密关系,那你为什么要给对方那么大的压力,让对方来扮演你所期望的角色呢?所以,基于角色化预期其实很难和人互动。不管是在生活中真实地与人互动,还是通过一个产品与人互动,你都很难基于角色化预期做到。
集体人格
再来谈谈集体人格问题。有一次和钉钉的产品经理交流,我就说钉钉反人性。他回答:“对,因为我们是给一个集体做产品,集体人格就是反人性的。”他说的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要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做用户研究。但是如果你是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其实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米拍了一个广告片叫《100个梦想资助人》,大概就是讲前100个小米粉丝的故事。广告片播放的时候,小米的几个合伙人热泪盈眶,但我坐在旁边就很尴尬。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我没有这个片子传递的记忆,我也不知道这个片子传递的观念是什么。这个产品其实就是精准地投放给属于这个集体的人。因为我不属于这个集体,所以我是个无效用户。
其实和现在的每个集体的小圈子也有自己的黑化词一样,只要不懂就不会真正融入到这个圈子中。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网络游戏很流行。公交、街头到处是年轻人说什么“我给你3000万”“砍了几个人”之类的,你要真的以为是现实,就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我自己也有一个例子,就是当年我玩魔兽世界很疯狂,在当年九城和网易争代理的时候,一部《网瘾战争》的自制魔兽小片子我当时特别有感觉,特别想推荐给别人,但其他人看过之后,什么感觉都没有,觉得这个片子就是乌七八糟的闹剧。
总结一下: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那么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测用户的行为。
如果你希望用户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毫无压力地、自然地使用你的产品,或者你想找到在生活中可以放松惬意相伴的伴侣,那么你就要放弃对人的理想化、角色化预期,去认识并接纳那个在“寄居蟹的壳”下面真实的人。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世界上真的什么人都有,生活也绝不是朝九晚五一种模式这么简单。不上班反而朋友越多。你对一个人过往的经历了解越多,才越有可能的去了解一个人,认识一个人。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职场的角色化生存是比亚的,你想成为公司领导的左膀右臂,那你就要是他欣赏的人,大概率你要成为理解他想法,甚至是复制他的处事方式。所以在职场中的交往很难深入。但好朋友就是因为褪掉了身上的壳。所以在职场,对领导我去复制,同理心。对朋友用真心。很多人感慨,越大越没有朋友,就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的过去,所以才很难去交心。太角色化的人,有程式感,可能会更不自在,偏向于压抑。
如果对方不愿意看到角色外的你,那就是对方不想和你这个人交流,他只需要一个角色化的标准服务。
带团队就是要把每个岗位上员工就按照角色化去培训打造,因为一个团队是协同工作才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下班了就应该去角色化的生活。角色化才有效率,去角色化才有感情。所以从我们现在的一个初创的小公司来说,更多的还是讲人情。而在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以后,老板就渐渐的收起感情来,用人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能理解到这个过程。
一个做非洲鼓幼儿教学的朋友是这么说的,要去角色化,幼儿真的不是“应该”怎样就怎样的,我们不服务于大人“臆想”的幼儿,不服务于“学院派教科书”中的幼儿。我们尝试着做了一些颠覆传统教育理念的事。事实证明,幼儿接受度高,教学效果更明显。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心去接触到每个孩子的内心和经历。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犯“应该”这个错。尤其是我都这样了,那么她就应该怎样。很多时候责怪爱人不关心、不了解。其实我是代入了我老妈的角色来看待一个老婆。觉得她也应该是这个样子。现在我和老婆之间,貌合神离,我也把我的内心封闭了起来。过着程式化的生活。需要包容并接纳那个在“寄居蟹壳”下面真实的人。对妻子的这种角色化预期,确实伤感情··,去掉角色的外壳,你看一下这个人,她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不厌其烦,做什么就是很笨拙吃力,看到对方的不容易。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去角色化,才是感受自己,感受他人,感受真实的人,真实的世界的开始。世界是多元的,多维的,浩瀚的,而自我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点。点一点的互动连接才是世界发展的基础。去角色化就是做真我,是或者的意义。
一个产品的对象有很多,但产品的本质是“用户驱动”。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用户的动力。所以你需要判断,用户动力是自己内心的驱动,还是外部的角色化压强。比如玩微信就一定是内心驱动,考研一定是角色化压强,所以是集体。钉钉是为老板服务的,哈,这也是道出了真谛。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这么说的,我的父亲很喜欢按预定的角色去做事,和周围人互动困难,现在我也变成了我父亲那样的人。虽然我并不能完全苟同她的话。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但其实我们的关系确实是在原生家庭里一代代重复出现的,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也曾经总结过我爷爷,我父亲的处事和思维模式,我也是和他们一样,我总想这跳出这个模式,但其实真的很难。这个难是在于不能一下子跳出来,毕竟三十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推倒的。不过我相信,只要有意识到你和他们不同,就会从潜意识变成意识,就会朝不同的方向去改变。我弟弟是从小脱力家庭模式,却心里的心结还是没打开,变成了一个斤斤计较的敏感而又努力要证明的人。这就是摆脱家庭思维的代价。可以考虑旅游,从固有的角色中抽离出来,问自己,想吃什么,干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我在以前的这些工厂企业做质量工程师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更公司的人说这个领导应该怎么做,生产线的班组长应该怎么做,公司老板应该怎么做。然后还痛心疾首,觉得自己好了不起。现在来看,真正傻的人就是我自己,不光让自己做不好事情,也让自己的心力消磨殆尽,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我都是在拿自己以为的角色模型在套这些人。但只要是模型肯定是和这个世界只能是相似而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就是错的。所以我们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角色模型判断,本来就是不靠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