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传说

作者: 张天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2:50 被阅读209次

茅山传说

                        湖北有个茅山岩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中国保康新闻网

“上有玉皇顶,中有凤凰台,下有三仙石,还有棺材尖”,各有奇特,无不逼真,这就是传说中的“茅山”。

茅山历史悠久,粉青河流域流传着许多茅山的神话传说。这些故事有些不是史书记载,也许只是一个传说,但它的历史文化悠久,传统祭祀,代代相传,从古至今,给人们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茅山岩座落在保康县马桥镇横溪村的崇山峻岭之间。四周约有70公里为圆,东南长约120公里,西北宽约30公里。最高海拔1896.5米。

秦朝时期,距马桥街20公里的茅山兴建了祖师庙。这里风景秀丽,道徒络驿不绝,很快成为省内外同名遐尔的道教圣地。由神农架一带去茅山祖师殿的香客和游人南来北往,与日俱增。马桥作为途中之驿站,几户人家应接不暇,远乡农民见此情景,便抓住机遇,富奔口岸,不断向此迁移,使之变成了一个拥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集,因其发展与茅山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小集镇便叫做“大茅镇”。直至南北朝时期的太建元年才改名为受阳坪。唐代武德元年沿袭此名,置受阳县,县治设于寺岭。武德二年撒县,这里才划归荆州南郡房陵县辖。受阳坪改为马桥则是明代的事。

《保康县志》记载:“古时,山上有祖师庙,供茅山祖师牌位,庙址尚存。”

传说,早年前,茅山来了一个心术不正的和尚。他见茅山岩风光奇妙,胜似仙境,顿时产生独霸此山的歹念。于是,他在此苦练“万兽出山”和“万兽归洞”之法。在练功期间,招来了四海的猛兽祸害乡民,茅山真君到此驱走兽祸,解除了乡民的灾难。

乡民们为谢茅山真君拯救生灵之恩,在云雾缭绕的峰顶修建了茅山祖师庙 (现在的“玉皇庙”)。

多年来,茅山道士的神话传说象山上翻滚的云海雾浪一般,为这个道教圣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而吸引了四川、河南、陕西等省以及省内各个州府的大批游人与香客。于是,挺拔秀丽的茅山,冬夏四季香火不断,一度成为上千道徒的济世乐园。

茅山的传说有多个版本,到底真相是什么?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和多处寻访求证得知。

茅山为三茅真君最初修仙之地。茅山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郧阳府辖大茅镇(今马桥镇),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兄弟三人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川蜀、荆襄一带,瘟疫流行,闻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

茅氏三真得道后,受封到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省句容之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

三茅真君得道成仙受封到句容之句曲山后,湖北保康茅山乡民时刻感念三茅真人的恩德,称茅山真君为茅山祖师。于是,乡民自发的在茅山顶峰为三茅真君建造寺庙。三茅真人也时常眷恋故地,两处茅山均有照看。

白莲教起义军在茅山同官府作战的悲壮历史故事,在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湖北档案》1994年04期记载:“白莲教首领王聪儿最后的悲壮”,《光明网》1998年5月15日刊文王聪儿起义均有记载。

1798年,王聪儿率领义军从湖北一路打到西安。义军在行军的时候,不整队,见了官军不正面迎战,不走平坦大道,专拣山间小路走,找机会袭击官军。

清军将领明亮向嘉庆帝献了一条恶毒的计策,要各地地主组织武装民团,修筑碉堡。这种做法,叫做“坚壁清野”。清军利用此法在川北一带围攻王聪儿。王聪儿带领二万人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军阻击,打了败仗;再打回湖北的时候,明亮率领官军紧紧追击。起义军后面有官军,前面又有地主民团的拦截,终于在郧西三岔河,陷进敌人的包围圈。王聪儿临危不惧,指挥起义军转战到襄阳保康境内,退到茅山的森林里(注:现称王氏老林),养精蓄锐准备组织突围,起义军们居住在低矮的茅草棚里,地方官府称他们为“棚民”。后来,官军发现了茅山后的一条小路,派兵从小路上山偷袭,同时增派重兵围住茅山,从山前山后,密密麻麻地拥上来。起义军经过顽强抵抗,终于寡不敌众。王聪儿眼看突围不成,都不愿当俘虏,便退到山顶,与其部下纵身从陡峭的悬崖上跳下来,英勇牺牲,女英雄王聪儿时年仅二十二岁。

上茅山有两条路。一条是由二攀岩,羊肠险道,曲曲弯弯盘旋而上,经过梭罗树檀,攀登大岩,约1.5公里就到了最高峰——玉皇庙(又称祖师庙)。另一条是由秋园直攀茅山岩,此路全是明岩,上有山峦迷障,下有峭壁,仅有30余步木制阶梯攀扶而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不过此岩,状似猛虎直奔山巅,约有1.5公里即达玉皇顶。

玉皇顶周围杂树遍生,古木成荫,青松翠柏遍及。极目远望,茅山皆是一片无涯无际的林海,茫茫无边。据考证,玉皇顶周围生长有“云锦杜鹃”、“珙桐”等珍惜物种。

茅山是马桥境类的第一大山脉。春天来临,脊山如黛,毛竹、柏、松、杉等四季常青。终年生长着红丹、牡丹、细辛等珍贵药材。山峦重叠,起起伏伏胜似蟠龙蜿蜒南伸,连绵巴山千里而不绝。

二登岩是茅山的必经之路,过去当地人民这样形容和写照,“二登岩、二登岩,要上茅山蹬此岩。攀登蜿蜒茅山上,晴天放眼看武当”。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站在茅山上放眼望去,青山绿水,使你恋恋不忘。俯瞰山下,横溪村落尽收眼底,但见一排排楼房、一块块梯田、一条条溪流、一座座山岚、一辆辆汽车相映成趣。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确好比“野人谷土,小草恋山,亦可欢也”!

茅山风景无限好,玉皇庙中香火盛。如你在春、夏季来此,鸟语花香,群兽共鸣,凑成一幅天然乐章,给你一个安定祥和的愉快心情。

相关文章

  • 茅山传说

    茅山传说 茅山,坐落于现今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风景秀丽,幽静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圣地“十大洞天...

  • 茅山传说

    湖北有个茅山岩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中国保康新闻网 “上有玉皇顶,中有凤...

  • 身世

    茅山术,中国道术中的一种。中国传说中神秘道术,施展开来能够驱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茅山术初时又称“玉女喜神术”,...

  • 茅山

    茅山派,上清派的别称,因为坐落在茅山,故被人称为茅山派。也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为创始地,南派茅山为今天广东罗浮山...

  • 2018-09-22 茅山游记

    茅山游记 提起镇江句容茅山,脑海里首先浮现四个字“茅山...

  • 茅山夜眠咒法

    南传茅山仙法源于道教符箓派茅山法门,在民间称之为茅山仙法大教、茅山仙法、仙法、茅山法、仙教等称谓。起源于二千多年前...

  • “烂大街”的茅山术

    如今网络上各大师都自称自己是茅山某掌门、茅山隐宗、什么茅山某某子,还有就是某些大师又自称自己会茅山什么五鬼运财呀...

  • 开心就好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真的有茅山教的存在,茅山道士是否后继有人,茅山道术是否有流传下来?我在看《茅山后裔》,一本令人啧啧...

  • 先秦小记28/09越吴如何结仇

    传说,越国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代。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至少康时,帝少...

  • 拥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初伊科技-原

    ​茅山简介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茅山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m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