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心理学百科读书笔记(day 21-30)

作者: 行走中的幸运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5:04 被阅读3次

day 21

Karl Lashley对学习过程中大脑的运作感兴趣。

老鼠实验研究发现: 记忆轨迹不在大脑皮层中的具体某个部位,而是贯穿整个大脑皮层。学习和记忆只和大脑被移除部位大小相关,与位置无关。

印刻(imprinting)最先学的记得最好。

印刻只发生在特定阶段,即”关键期”,快速,不可逆,不会忘。如:鹅将会对它孵化出来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有依恋。

联想(association)学习中,最近学的记得最好。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来自于遗传倾向

day22

Skinner 斯金纳

行为后果,强化,好的结果鼓励行为的重复,移除消极刺激也可让行为重复,消极刺激弱化行为。

鼓励通过积极刺激来强化行为。斯金纳认为:教育小孩以鼓励为主,效果更佳。

day 23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 激进派行为主义

行为与结果的联系

day24

stop imagining the scenes and relax.

别想了,放松!

约翰 霍尔普Holpe 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术

人不能同时处于两种情绪状态下,因此,解决焦虑,用深度放松替代。

交互抑制:教他们肌肉深度放松技能,与此同时,叫他们回想令他们焦虑的事情,当他们感到焦虑时,提醒:别想了,放松!

反向经典条件反射现象:带来焦虑的刺激依然,但是患者专注于与焦虑相反放松的感受,得到”撤销焦虑”的效果。——unlearned

day 25

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未被压抑的部分),潜意识(被压抑)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服从快乐法则,每个愿望即刻满足,原始动力。

自我:服从现实法则,无法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考虑现实情况。

超我:服从道德法则,父辈的伦理及社会道德

day  28

阿德勒 自卑

个体心理学:一个人的心理受到当下的存在、意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感到自卑,是一般人都有的体验。自卑源于童年,周围都是比自己强大、聪明的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成功会帮助他消除自卑,变得更加自信。心理失衡的人,成功不会让他减少自卑,只会产生自卑情结。追求卓越情结同样也是心理不平衡。差异来自看待自己的方式——自尊。

儿童喜欢模仿年长者,他希望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环境中各种力量激励着他自我发展和完善。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盖儿:自尊,源于与别人的比较。

威廉 詹姆斯:提升自尊的方式为降低期望值和取得成就。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之我”: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基于想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

马斯洛:

想要感觉自己被需要,我们既要取得成就,也需要受到别人尊重。

day29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我们真正所受的是我们内在心灵the inner workings的驱动motivated和操控。

Carl Jungy荣格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由原型archetypes构成的。

荣格:人们心中存在一种特殊distinct且独立的无意识,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经验都无关,这种无意识称为“集体无意识”

原型:共通的神话和符号是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符号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世代延续。这些遗传而来的记忆以符号的形式浮现在人们心灵中。

荣格提出:心灵由三部分组成:自我(有意识的自己),个体无意识(个体记忆,被压抑的部分),集体无意识(原型所在的部分心灵)。

原型存在于所有人类的表达方式中,如艺术、文学作品、戏剧等。

每一种原型的性质是:我们可以瞬间认出它,并把它同某种特定的感情意义联系起来。

有些原型广为人知,如:智慧老人,女神等。

人们把自己的人格分成多个部分,根据环境和情景选择性地只展现某一部分的自我。我们展示给外界的自我是一种原型。荣格称为“人格面具”Persona。

阴影shadow

荣格将我们不愿意让外界看到的原型称为阴影,代表着我们的秘密或被压抑的想法,以及我们性格中让自己感到羞耻的那一面。

另一半  性别角色

核心原型:真实自我。这个原型试图协调所有部分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自我。

自我实现,必须有意识的去追寻。当充分自我实现时,原型就是智慧和真理的来源,并且能够联通自我和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K心理学百科读书笔记(day 21-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qb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