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选择的迷茫,是所有人的困惑。莎士比亚在400年前就借哈姆雷特发出这样的哀叹: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哪个较崇高?
“哈同学”那个时候的困惑,也是现在很多人的困惑。选择,是每个人都会遇见的岔路口,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困惑的决定。如何才能做出睿智的选择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18634/936d466cb4759878.jpg)
没有那条更好的路
这些年,我常常遇见下面这些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你觉得是先工作再创业好,还是大学毕业直接就创业好?
你觉得我想转行的话,应该先辞职,还是先过渡一段时间呢?
你觉得在哪些领域工作过,会对进入NGO组织有帮助?
你觉得要达到年薪百万的话,是在一个公司干很多年,还是应该多跳槽呢?
这些问题之所以无法回答,是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假设性前提”,那就是“做A某某事会比做B某某事更好,更容易达到目的”。也就是说,成功之路是有一条捷径的。
比如,问先工作再创业好,还是大学毕业直接就创业好的人,已经假设了,肯定有一条捷径是可以更容易创业成功的,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捷径是先工作,还是先创业。而我只要告诉了他捷径是什么,他就能够更快地到达彼岸。
我们公司有一位“95后”的小朋友,很爱学习。她想多看点儿书,所以一直追问我:“你觉得先看哪本书好呢?”
我对她说,不要问“哪一本”,要问你到底有没有“看”。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看”远比“看哪一本”要重要得多。
书当然是有好坏的,有很多不太好的书,是不值得花费太多力气的。但是,那是读过很多很多书之后才有的经验。有些人指望“名人书单”这样的东西来帮助自己选择好书,这固然不是不可以,但当你看完书单里的书之后怎么办呢?而且,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不同,根本无法类比。
想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先“行动”。先看第一本,然后看第二本,两本一比较,你就知道哪一本比较好。只要看的书多了,对书的优劣自然就了然于心了。
当然,我这里强调的只是“行动”,思考当然也很重要。实际上,就是很简单的12个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古人的智慧:光看书,不思考,天下的网络小说,你三辈子也看不完;光思考,不行动,有的人嘴里都是大道理,不见他们真的做到了。
读书是这样,工作、生活也是一样。成功,无论是社会所定义的成功,还是你给自己定义的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言。我本人并不是精英文化的信奉者,我更相信“一万小时能够成就天才”。就算做贤妻良母,也需要日积月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贤妻良母。“天生神力”那是评书连载,现实中的举重冠军都是汗滴出来的。
所以,每当我遇见上面所说的那些选择的问题,所有的回答都只有一个字:做。
你想创业的话,为什么不去做呢?没资金?没团队?没有好主意?就算我承认这些都是实际的困难,那你是否真正去想过一个好主意,去编织一个商业计划书,尝试去找团队、找资金?只要控制好必要的风险,不要把你爹妈的房子押进去,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失败是可以让你学到更多东西的。
你如果喜欢NGO的话,你去尝试过吗?你说你看到NGO的信息就热血沸腾?对不起,实际不止你一个人,大概10000人里有9990人都热血沸腾,但这并不代表你真的了解NGO的艰苦、贫困、奉献,甚至还被人误解的特性。
并没有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在某个领域工作过对进入NGO组织会有多大的帮助。即便是有,这也只是统计学上的意义,对于你个人来说,如果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努力,你就只能作为那个统计学上的分母,而不是分子出现。
找工作一样,换行也一样,加薪也一样,找男朋友也一样,克服拖延症也一样!
根本没有那条“更好的路”,只有一条路,就是你选择的那条路。关键是,你要勇敢地选择,然后坚持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