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4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4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14:56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一章:世界之希腊:自由万岁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波斯打算攻打希腊了?

易中天:对,希波战争爆发,马拉松,是关键的一战。迎战波斯大军的是雅典人,战争的形势则对希腊极为不利。交战双方力量的对比也相当悬殊。当时,波斯军队有十万之众,而且训练有素;雅典却只有一万步兵,还是临时拼凑的。

艺凡:希腊的指挥官是谁呢?

易中天:一位名叫米尔提达斯(又译米泰雅德)的老兵指挥了这场战争。他让雅典军队列成长方形阵,又故意让中段兵力最弱。结果,杀进阵中的波斯军队遭到了两翼的迎头痛击,惊慌失措之余只能逃回海上的舰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此战雅典损失192人,波斯阵亡6400人。

艺凡:雅典胜利了。

易中天:胜利了的雅典人派出了自己的信使。这位了不起的信使一口气跑了整整四十二公里,到达目的地才喊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地身亡。但他带来的消息却让整个雅典城为之沸腾,欢呼雀跃之声响彻云霄。从此,人类有了新的体育项目,叫马拉松。

艺凡:希腊人数不如人家,装备不如人家,怎么胜利的呢?

易中天:这种军阵由十二列步兵密集组成,每列战士都步调一致地并肩前进,他们的盾牌则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城墙。而且,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就自动补位,直到全部阵亡。

艺凡:这真是一台战斗机器。

易中天:组成这样的方阵并不容易,它要求阵中的每个战士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这是需要精神来支持的,包括对城邦无限忠诚,对战友情同手足,把荣誉看得比生命重要,将退却视为奇耻大辱。雅典人有这些精神,因为他们是自由之子。

艺凡:雅典是希腊人的杰出代表,希腊则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没有任何一个古代社会,能像希腊那样强烈地关注个人价值,并对个人创造的未来充满信心。

易中天:正是这种信心,让他们热情奔放,独立自主,视死如归。他坚持的是独立,享受的是平等,堪称幸运。

艺凡:独立、自由、平等,是希腊人的价值观。

易中天:这个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在《国家》一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难看出,这与波斯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波斯帝国的政治虽然堪称仁政,大流士甚至立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最长工作时间和最低薪酬,并愿意与民同乐,却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希腊人才有的公民意识和自豪感。

艺凡:制度的优劣,很快就会决出胜负。

易中天:公元前479年8月27日,希波战争中最后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在普拉提亚爆发。战争前,每名希腊战士都指天发誓:我将战斗到死,因为自由比生命更宝贵。于是,为自由而战的四万希腊重装兵,毫无畏惧地迎战波斯的十五万大军,后者是由波斯皇帝薛西斯的妹夫马尔多尼乌斯率领的。结果,这位骑在白马上的波斯统帅战败身亡,失去领袖的波斯军队则溃不成军。与此同时,希腊海军也在隔海相望的米卡尔海角大获全胜,波斯舰队不是葬身鱼腹,便是逃之夭夭。

艺凡:希腊人的胜利,是价值观的胜利。

易中天:这是波斯人自帝国建立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此后,战争仍将继续,波斯却风光不再。心灰意懒的薛西斯退进帕赛波利斯的深宫,在温柔富贵乡里醉生梦死,最后于公元前465年被一伙侍卫官和近卫军谋杀在床上。

艺凡:波斯日薄西山,雅典蒸蒸日上。

易中天:公元前478年,也就是普拉提亚和米卡尔海角之战胜利后一年,雅典人召集爱奥尼亚城邦和爱琴海诸岛组成了提洛同盟。二十多年后,这个同盟又被雅典人改造成了一个海上帝国。

艺凡:雅典人开始称霸。

易中天:称霸是对自由的背叛,雅典则将付出沉重代价。希波战争结束十八年后,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这是希腊人的窝里斗,结果则是雅典和斯巴达的两败俱伤。希腊世界的夕阳西下,尽管在那纷飞的战火中,建筑、雕塑、戏剧和哲学依然大放异彩,蔚为壮观。

艺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自己造孽则神仙也救他不活。

易中天:争权夺利又大打出手的希腊城邦无可挽回地在辉煌中没落,在兴盛中沉沦。他们留下的烂摊子,也只能由自己的学生来收拾。

艺凡:这个学生是谁?

易中天:亚历山大。且听下回分解,亚历山大:世界公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an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