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3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3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14:56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一章:世界之波斯:仁慈的征服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了居鲁士。他是什么时候进入巴比伦的。

易中天:公元前538,居鲁士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而非作为侵略者或征服者来到新巴比伦王国的。

艺凡:为什么时候是解放者呢?

易中天:因为他的作风和政策与亚述人截然相反。他并不对战败者赶尽杀绝,被俘的米底国王获得了一条生路,吕底亚国王则被聘为随身顾问。

艺凡:这是一种“仁慈的征服”。

易中天:征服了巴比伦以后,居鲁士同样表现出他的宽容和大度,以及对被征服者信仰和习俗的尊重。

艺凡:居鲁士是高明的。

易中天:包括他解放了犹太人,并把前人抢来的财富还给他们。这真是功德无量,以至于犹太人把居鲁士称为“波斯的弥赛亚”。

艺凡:仁政。

易中天:仁政则让帝国日趋稳定并发展壮大。波斯帝国收获的不再是此起彼伏的反抗,而是地方对中央的支持。继承了这条政治路线的,是大流士。

艺凡:大流士是谁?

易中天:波斯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在他的治下,帝国被分成二三十个行省。波斯的行省也大体如此,被委托治理的高级主管则是总督。行省总督原则上由波斯贵族担任,下级行政单位则交给当地人,比如爱奥尼亚由希腊人管理,耶路撒冷归犹太人自治。从居鲁士到大流士,皇帝的态度历来就是:地方行政和人民生活,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

艺凡:那他们管什么呢?

易中天:只有两件事:法律和税收。法律在波斯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极为重要。正是靠着法律,大流士保证了政令的统一。

艺凡: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生活在帝国广袤大地上的,是许多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易中天: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法律比武力成本更低而效率更高。而且,正如他们尽量使用本地官员,波斯皇帝也尽量维持当地法律不变。居鲁士和大流士都不喜欢朝令夕改,因为法律的不变才意味着帝国的永恒。如此,也才能无为而治,并长治久安。

艺凡:做到了吗?

易中天:基本上做到了。决战并非一定要在沙场,治国也许是更大的考验。居鲁士和大流士放长线,其实是要钓大鱼。这大鱼除了属邦的效忠,还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艺凡:财富从何而来呢?

易中天:税收。税收是帝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皇帝相当重视。每个行省都有专职的财务官,一律由波斯人担任。他们负责将税收上缴中央,比例大约是年产量的20%。

艺凡:这不低啊。

易中天:有钱就能打仗,大流士继续开疆辟土。在他手里,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版图远远超过了亚述。首都也变成了四个:苏撒、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帕赛波利斯,皇帝和宫廷则四季轮流驻跸于这些都城。

艺凡:这些丰硕成果不仅来自他的武功,更源于其文治。

易中天:对,包括他和他前辈发明创造的一整套行政管理体制,也包括他修建的高速公路和地下水渠,以及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改良。这是一些值得赞扬的事情:扎哥罗斯的果树在安纳托利亚栽培,伊朗的葡萄在达马斯库斯试种,印度的水稻移植到美索不达米亚,芝麻则被引进到埃及。这些都是在大流士的督促之下完成的,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很了不起。

艺凡:确实了不起啊。

易中天:因此,在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以后,皇帝陛下胃口大开。他站在伊朗高原华丽的宫殿里极目远望,觉得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国宴添一盘菜了。

艺凡:什么菜?

易中天:希腊,且听下回分解,希腊:自由万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an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