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孔子自画像

作者: 港湾Xchanghui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4:47 被阅读395次
赏孔子自画像

《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在他晚年用《易经·八卦》思想对自己的整个人生历程分六个阶段进行的回顾总结。也是给自己整个人生画的一幅自画像。

十五岁时,孔子已经拥有丰厚的知识和阅历积累了。十五岁开始是孔子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志于学”就是应该明白自己这一辈子准备干什么,要朝哪个方向努力,不能犹豫不定,浪费光阴。绝不要认为是十五岁才开始学习,孔子十五岁时在乡里已经小有成就了。其实,孔子从小就爱学习,善于学习,爱思考。十五岁是孔子立下志向,确立自己一生的人生目标。

“三十而立”。立什么?一个人十五岁的时候确定了自己的志向,人生目标,然后朝这个方向摸索前进十五年,大概就可以归纳出自己这辈子的几个原则。人生原则在太年轻的时候不可太过坚持,但到三十岁还没有那更可怕。择善固执,这是这个阶段所要尝试和坚持的。根据三十岁确立的原则不断去尝试和实践,然后去看成效。人到四十岁,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方向和所坚持的原则应该不惑。当人活到五十岁时回头一看,发现自己一路走来,好像总是有一只手在安排,非这样不可。五十岁的人就知道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一切努力就在证明自己有什么样的命,即使证明到最后自己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不成功了,心安理得就好,为什么非要成功呢?

赏孔子自画像就是要掌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何调整自己,特别是年轻人,如何把握好人生方向,做好人生规划。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人一生的像都是自己画出来的。

赏孔子自画像

相关文章

  • 赏孔子自画像

    《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

  • 孔子自画像

    袁文长 孔子何许人也?这个提问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孔子是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前,春...

  • 樊大牛自画像

    樊大牛自画像 樊大牛自画像

  • 论语12.18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贼,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

  • 每天读《论语》之二十五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大意是说,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道...

  • 论语每日一思第309天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心偷盗的人比较多,就问孔子。孔子说,如果你不...

  • 论语每日一思第309天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心偷盗的人比较多,就问孔子。孔子说,如果你不...

  •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十八)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

  • 外在,是内心的投射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

  • 季康子患盗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又向孔子请教,他苦于盗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孔子自画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g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