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名美国的留学生,来美国已经一年多了,心态已经从刚开始的那种激动与陌生转变成了平和和适应。
美国这边的文化和习惯笔者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一些人去了美国就觉得美国比中国好了太多:你看这空气,你看这蓝天,最高的Pm2.5指数才12!你看这地广人稀,你看这车多便宜,买!你看这lv,买!你看这Gucci,买!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始终保持着爱国的热忱,觉得中国的才是最好的,像食物,文化,交通,人文,语言。当然这两个国家到底谁好谁坏那只能见仁见智了,利弊都是有的,人们没看到不代表它不存在,只能说人们不够了解。
一、空气
这点向来是无法争议的。自从PM2.5的概念被吃瓜群众深入的了解,他们才意识到原来冬日所笼罩他们的不是所谓的雾而是数量多到可以肉眼看出的固体小颗粒,霾。之后雾霾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和PM2.5指数几乎成了正比,而且随着连续的PM2.5指数爆表,中国开始逐渐在国际的环境舞台上崭露头角。
反观美国,自从成功在战争中发了财,发展了经济,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对于环境的治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蓝天白云。
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人们总是这么说,等到中国经济发展完全,环境治理不然不在话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换个角度,今时不同往日,英美他们当时的科技远没有现在先进,所以我也认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是做得到的。
二、食物
这方面也是见仁见智吧,两边都有各自的特色。不过作为合格的中国吃货,笔者觉得中国的食物甩了美国无数条街。中国好吃的太多了,都是秀色可餐,而且当地有当地的特色和吃法。
然而当你来到美帝的前几个月,你可能会被各种汉堡,披萨,三明治,牛排所吸引,不过后来你会发现再怎么吃还都是这几样。如果你离华人区比较近,恭喜你,你或许可以吃到非常正的中餐;如果你附近没有华人区,吃草去吧,增肥去吧,或者自生自灭吧。
三、人们
美国人给笔者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很友善,而且很少有种族歧视。
美国人无论是进门还是出门,都习惯用手帮下一位留一下门,然后下一位留门给下下一位,甚至有些人觉得不为其他人留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有一次我早晨锻炼完回家,路上碰到一个老妇人在遛狗,这很正常,所以我就没多看。但是当我的快要将目光转到别处的时候,我的余光看到老妇人冲我微笑了一下。我一时慌了一下,不过出于礼貌我还是向她颔首并回以微笑。
不得不说那个微笑让笔者那天都过的很开心,但到家转念一想如果这是在中国,冲其他人莫名其妙的微笑别人肯定觉得我是个智障。
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社区真的很重要,其实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越来越冷漠,我觉得他们不是冷漠,只是怕被讹。
四、消费
美帝的消费真的很高,基本是国内的六倍,不说买些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光是每个月交交房租,吃吃饭,给车加加油,这些必要的都要一千多刀了。想想在中国,同样数量的钱可以够笔者花好长时间。
所以刚来美帝的时候笔者看什么都是贵的,吃in-n-out买一杯饮料虽然可以免费无限续杯,那也花了快三刀的钱,心里一换算,得,二十人民币没了,那个心疼啊。
后来习惯了美帝消费的我回到国内,我只能说天朝的东西实在是太物美价廉了,根本不在乎的花干嘛,两个人五百块的一顿饭,一换算才八十多刀,一人平摊才四十多刀,吃他娘的。
五、交通
要说天朝完虐美帝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应该就是交通了吧。如果留学生在大城市还好,还方便些。如果在小城市,你还没有一辆自己的车,那才是真的叫寸步难行,出了门就是绿油油玉米地,那凸显的就是一个原生态。
春假想去旅游没车怎么办?在家呆着。偶尔懒了不想等公交uber一下,走了不到两公里路收了五刀,天价。
每每这时,人们都不忘怀念中国的好,春假打车乱收费就乱收费,只要不两公里收三十块什么都好说。
我认为美帝整体肯定是比中国要好的,在美帝生活肯定也比在中国幸福。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是共产主义的敌人,资本主义的走狗,只是我觉得客观存在的必然是要承认的,就像硬说不熟的西瓜比熟的西瓜好吃,这肯定是瞎扯淡的。
但人家好归好,中国人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造也可以达到那样的水平,只不过是时间和教育的问题罢了。只不过别人比咱们强,我们应当做的是学习他们强在何处,那并不是崇洋媚外,只是进步更快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