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单位下发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这本书可以算的上根苗正红的主流书。说实话,这类书原本并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
抱着读书有益的心态,我试着翻开看一看。读完了这本书,心中感到获益良多。
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贴近生活的细节,描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没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也没有青云直上,开挂成长,只有平凡的闪光。
书中通过采访的形式,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知青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成长历程。
这我想起经常在网上看见有人问起青春该怎样度过,在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后,我想这里面有着一份非常好的答案。
曾经,每当在新闻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也许是因为年龄与时代的鸿沟,总是觉得我们和习总书记之间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但在读完这本书后,当习总书记青年时光的生活慢慢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才意识到习总书记曾经同样面临着青春的酸甜苦辣,而且比我们大多数人承受了更多的挫折和重压。
但习总书记平非凡之处就在于他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百折不饶,脚踏实地。
习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座谈会说过: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以前,我一直觉得人生应该是多样化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
但读完此书,我懂得,青春是一段岁月,也是一份责任,就攥在我们的手里。
01
书中几乎所有人谈起习总书记都提到了一个鲜明的特点:爱读书。
1969年1月,习近平等知青到达文安驿公社,村上派壮劳力接他们,有人注意到有两个小箱子看着不起眼,但是很重,后来才知道那是习近平的箱子,里面全是书。
而习近平所在的知青窑里,炕上、桌子上也到处都是书。
年轻的习近平不仅要在白天干好繁重的体力活,还要在晚上挑灯夜读,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涉猎的书籍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哲学等范畴。
和他同为知青的梁家沟村民王宪平说:
“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
也正是习近平坚持不懈的读书和学习,他才能够对很多农村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同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村民对他心服口服。
此后,习总书记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谈到读书的重要性。2014年2月,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就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现在,资讯发达,我们的读书学习越来越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我们应该当结合习总书记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变知识为智慧。
习总书记用知识为村名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了很多人。这种成就感应该比我们在网上打打字更加充实。
习大大作了国家领导,仍然会继续阅读学习。而我离开学校,很难静下心去多读几本书,真是深感忏愧,难道自己的工作会比国家主席更忙吗?
毕业不是学习终点,而只是人生的起点。
02
年轻的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时光里,立足于实践,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
他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不搞形式主义,给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情。
梁家河的村民讲道:“为了方便村民缝补衣服、磨面磨粉、购买日用品和农具,习近平给村里办起了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
“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而且都办得轰轰烈烈。”在当上村支书后,习总书记抓生产,创新生产方式,引进沼气新技术,使梁家河一片生机盎然。
在那片土地上,他受到村民爱戴,从一个稚嫩青年慢慢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习总书记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把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养成了勇于责任担当的优良品质。
通过阅读书中细节,我意识到书中讲述的习总书记的每一个青春奋斗故事都很实在,都是普通人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
正是因为这种普通人都能理解“闪光点”,才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既可敬、又可亲,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现在回头看,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岁月很不容易,不知道自己要待多久,看不到未来、也决定不了自己的未来,或许他永远走不出黄土地。
在那种情况下,习总书记仍然坚持学习、坚持奋斗,支撑他积极向上的力量,就是奉献的情怀、务实的作风、担当的精神。
习总书记的这段经历让我感触到:做任何事情,不是一种试试看,应该是一种成长和责任的选择。
03
我们不能只是享受社会进步的红利,更应该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哪怕做一些小事。
如今,有人去支教,有人做公益,有人分享知识,每个人都积极让自己生活变得更生活有趣。
我们或许不能征服一片大海,却可以在沙滩走出一串自己足迹。
------End-----
我是龙之语007,感谢大家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