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

作者: 若初Belinda | 来源:发表于2016-11-26 12:01 被阅读73次

    《影响力》这本书有一段时间很火,于是,我也跟风看起了这本书,但是也算曲折,怀着热情看了几章之后便又放下了,后来无聊又重新拾起。

    现在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作者写在最后的章节的那些话,在最后的章节里,作者说明了写这本书的初衷:为了让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陷进这些套路之中。然而,实际上,这本书被推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很多人希望能利用这些套路来让别人钻进来。

    当然了,不可否认,看这本书时我的脑海里也时常浮现一些要利用这些规则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哭笑不得,西奥迪尼如果知道他的书被大家从这样的角度来运用,大概更是无奈万分。

    人的趋利避害性,决定了这些规则不会简单地只用来“避害”,大部分人会运用这些规则在不违反一些原则和法律的情况下来“趋利”,所以相信看这本书的人,大部分人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想要获利的商家或者是销售员,甚至我想有部分的企业会拿这本书来作为教材去培训他的员工,好让顾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自己的套路。

    最近看过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写的是关于艺术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讲的是日本产品的艺术化。中国推行的是科技强国,而在日本,则是出了很多要靠“艺术”来强国的红头文件,所以日本的动漫之经典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二战后的迅速崛起也与此脱不了关系。产品的艺术化其实简而言之就是用心做好产品, 在产品里融合自己的心血,对于产品报以一种创作,而非制造的情感。制造是批量的,无情感的;而创作却是独一无二的,寄托情怀的。

    现在中国有很多公司都在强调工匠精神,这说明他们也意识到产品本身的重要性,但公司的政策导向并没有倾向于对于产品的严格标准,也并没有给到足够的时间来让这个产品有可能成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只是追求所谓的速度,企业的短视,带来了人们只顾追求更快地获取利润的方式,因此市面上各种“成功法则“类的书大肆横行,每个人都希望靠这些“管理技巧”、“销售技巧”等来轻易的、快速地取得成功,而对于真正要做好产品则是缺乏耐心。古人言“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有着这样的心态,所以八达岭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世界奇迹才会出现,而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理论则是为更多人所认可,这句话在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其正确性,但在理解和实施的时候却常常被断章取义,广告的宣传似乎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虚高的价格也大多是消费者付给了那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而在学习的选择里,也倾向于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知识沉淀之类,反而不如去微博刷几条八卦新闻,去朋友圈发几张旅游照片来的有趣。

    说到这里,已经不知所云了,只希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你我能静下心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js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