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成长励志国学与传统文化
大师兄思想|管理,如何从顺势而为到厚积薄发?

大师兄思想|管理,如何从顺势而为到厚积薄发?

作者: 大师兄缪玮76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06:29 被阅读41次

孝庄太后与康熙之间的沟通,其中有重要的两点值得领导者仔细揣摩:

1

针对康熙到达慈宁宫后的对于“山茶花”的评价,孝庄太后对康熙的点评“孙儿你可是越来越刻薄了”。

为什么孝庄太后会有此一说,其实通过两个人一来一往的两句点评,立场就十分明显了。康熙点评山茶花“花如果半红半白的话可谓天下奇珍,这人如果半红半白可就忠奸不明了”,为什么呢,因为康熙知道这盆花是吴应熊送给孝庄太后的,他表面上是在点评花,实际上是在点评背后的吴应熊和吴三桂。而孝庄太后对康熙的点评,其实是在表明她对康熙刚做出的评价并不完全赞同。

2

二是双方陈述完各自理由之后,孝庄太后讲出了撤三藩真正面临的困难,也就是不同环境下人和人之间的不同,让康熙真正意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康熙的撤三藩决策,是索尼临终嘱咐和伍次友的分析,但康熙忽略了关键的一步,索尼和伍次友给到他的是决策的要点,但是没有给到他的是: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些决策和结论的。而孝庄太后提醒康熙的,正是这一点。

同时,因为康熙和孝庄太后两个对于撤藩是有共识的,都是表明要撤三藩的,他们只是在同一件事上产生了直接的分歧,而分歧点的关键就在于什么时候撤、如何撤。

对康熙而言,他是典型的年少得志,但这并不是治国之道,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历史的发展都是顺势而为的,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厚积薄发,正所谓“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

相关文章

  • 大师兄思想|管理,如何从顺势而为到厚积薄发?

    孝庄太后与康熙之间的沟通,其中有重要的两点值得领导者仔细揣摩: 1 针对康熙到达慈宁宫后的对于“山茶花”的评价,孝...

  • 顺势而为,需要厚积薄发

    阿强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合适的工作,只不过兼职,给商场促销,或者发发传单。因此30岁女朋友也没有。 父母的着急可想...

  • 厚积薄发,顺势而为,方能大成

    早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对新能源怀着浓厚兴趣,除了完成自己学业外,还用了很多时间,对欧洲不同国家新能源应用情况进行了深...

  • 顺势而为

    说到顺势而为,恐怕没有人反对这句话 ,道家思想之精华无为也包含这个意思。但是说到如何顺势而为,恐怕很多人是一头雾水...

  • 三中学习方式

    今天阅读成甲的文章,我从宏观的洋流,到微观的水分子,感受到顺势而为的心得。因此,从学习上,我们也应该顺势顺规律而为...

  • 三种学习方法,再次回顾

    今天阅读成甲的文章,我从宏观的洋流,到微观的水分子,感受到顺势而为的心得。因此,从学习上,我们也应该顺势顺规律而为...

  • 从时间管理,到精力管理,再到时机管理

    我们先思考一下: 什么是时机? 个人如何进行时机管理? 群体如何实现时机管理? 正如成语“顺势而为”和网络流行语“...

  • 从时间管理,到精力管理,再到时机管理

    我们先思考一下: 什么是时机? 个人如何进行时机管理? 群体如何实现时机管理? 正如成语“顺势而为”和网络流行语“...

  • 【如何顺势而为】

    依顺大多数人都能明白能不能做到则作别论 大势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可它却像个谜极难看得透 顺势而为于是变成一个巨大的问...

  • 大师兄思想|顺势而为下的功成不退

    前情提要: 索额图被捕,太子也牵扯其中。康熙问太子索额图“弑君篡逆”一事是否和太子商量过。太子告诉康熙,索额图曾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兄思想|管理,如何从顺势而为到厚积薄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js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