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次不成功的教学尝试

一次不成功的教学尝试

作者: fab2bd3500ac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22:04 被阅读0次

    一次不成功的教学尝试

                ——《春》的教学后记

    上半年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说二十年前教学《春》这一课采用将文章分为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的教法,当今听公开课还是采用这一教法,上一代教师采用这种教法,这一代教师毫无创新长进仍然采用这种教法,中国的语文教学陷入了“懒驴拉磨——无限循环”的困境。由此我想,如果我来教《春》这课,不用“五幅图”的教法,能采用什么方法教呢?

    后来,我想到了读过的《语用学教程》,能否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教学呢?从会话含义上讲,《春》一文作者与读者交流解释了两句话的会话含义。第一句是“春天的脚步近了”,全文描写春天的山、水、太阳、草、花、风、雨、人等都是在诠释“春天来了”的含义。第二句是“盼望着,盼望着”,文中每一个地方描写的人在春天里的活动都是在诠释人们“盼望”春天来临的含义。人们为什么要“盼望”春天呢?因为可以在草地上玩耍,可以闻到花里的甜味儿,可以成天嘹亮地响起短笛,可以在雨里撑起伞慢慢地走,可以放上风筝舒活筋骨。教学中如果从品读这两句话的会话含义入手,是否能勾连起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呢?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可行性的。

    于是,我将本课的教学目的设定为:1.品味“春天的脚步近了”的会话含义,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品读“盼望着,盼望着”的会话含义,体会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3.学习比喻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确定了教学目的,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呢?针对教学目的,我设置了学习主任务一:用“春天来了, (什么事物)(怎么样了)    ”的句式说话;学习主任务二:抓住景物特点,将散文改成诗的形式;学习主任务三:比较诗和散文,读出文中能表现作者和人们对春天喜爱赞美之情的语句;学习主任务四:品读文中比喻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设三个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任务一,第二课时完成任务二三,第三课时完成任务四。

    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习主任务一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学生理解了文中描绘的春景,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盼春——绘春——赞春。学习主任务二却完成的非常艰难。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然后转化成诗的内容,再写成诗的语言和形式。例如:文中写春草的这一段,先引导概括出春草的特点:嫩绿、多、软,再确定诗中不可少的内容: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满是的,软绵绵的。最后写成诗的语言和形式:

    小草嫩嫩的,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

    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这一系列的变化转换过程,对于刚进初中校门的七年级学生难度太大,教学实际中耗费了整整两个课时。最后,一课《春》教完耗费了五个课时,典型的收效少、进度慢、费时多、效果差。

    反观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过程,问题出在哪儿呢?

    第一,文本的研读理解。《春》一文出自作家朱自清之手,是写景抒情的名篇,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文中不仅仅是描写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景物的勃勃生机,更重要的特点是作者写了人在春天里的活动,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活力,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展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力,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开篇“盼望着,盼望着”一句就融入了人们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好似一位朋友在给读者描述自己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而这种心理又不是作者个人独有的,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开篇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的语篇都是为了语言交际,都有一个语言交际的对象即读者。谁在盼望春天?除了作者,还有读者,还有文中的孩子们、牧童、小路边石桥上撑起伞慢慢走的人、披着蓑戴着笠的农夫们,都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作者将所有的人都融进了春天里,激发了所有人对春天到来的盼望之情,引发了所有人的情感共鸣。所以,文本在两点上值得我们去研读:1.独特的观察,对景物特点的准确把握;2.写景中对人的活动的描写,激发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应该来说是扣住了文章特点的,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准确的。

    第二,教学目的的确定。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和文体的特点,确定的三个教学目的也是正确的。理解“春天的脚步近了”的会话含义,可以达到两个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盼春——绘春——赞春”的写作思路;2.理解抓住景物特点来描绘春天的写作特点。理解“盼望着,盼望着”的会话含义,可以达到“体会文中作者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目的。理解比喻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是语文知识教学。三个教学目的非常明确,也是符合写景抒情散文文体教学特点的。

    那么,这三个教学目的是否符合学生理解阅读的特点呢?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呢?部编版教材七上第一单元的提示里写道: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从单元提示里的教学要求来看,三个教学目的是有偏差的。提示中并没有对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作要求,而重点在于通过朗读的教学形式来达到对作品内容潜移默化的理解,达到对语言的揣摩和品味,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阅读水平还是很低的,他们更多的应该是从字面意思和语音语调上来理解文章内容,主要的理解手段是朗读而不是分析。

    由此可见,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方向不准,受到了过去的教学经验的影响,也受到个人朗读水平的影响。因为个人朗读水平不高,而把教学目的转向了擅长的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课堂上少了朗读声,缺少了语文味。

    第三,教学内容的确定。通过上面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除了要根据文体的特点外,还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从本课来看,教学内容确定为对文章思路的理解和对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作的特点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放在对文章的朗读指导和语言的揣摩品味上。通过朗读来潜移默化地熏陶,来领略景物之美,欣赏文字之美。

    第四,教学手段或方式的选择。设计的四个教学主任务,都是针对于理解分析课文内容而设置的。教学目的不正确,教学内容的错误,因而教学任务的设计也就不对了。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应是朗读,只有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特点,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虽然老师自身朗读水平限制了教学,但可以运用录音来代替老师的朗读,用录音来引导学生朗读。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分组读等,边读边品味,以读代赏,以读代析。

    综上所述,此次教学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味追求教学的新形式,忽略了对学生特点和新课程教学要求的研究,致使教学目的不准确,教学内容不正确,教学手段错误,最终上成了少慢费差的课。

    2019年9月1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不成功的教学尝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qq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