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关于福建、晋江、陈埭称呼的由来;
那是关于泉州为何叫刺桐的原因;
那是“开漳圣王”“圣王公”陈元光的故事;
那时的福建所辖福、建、汀、泉、漳五州;
那是福建作为独立王国——王氏闽国和泉漳(清源)节度使作为割据势力独霸东南的历史;
那些都是我们生为八闽子弟所该认知的:
西晋末年,中原百姓深受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之祸,晋人衣冠南渡,沿江面居,遂成今日之晋江。
669年,泉潮间蛮獠叛反,唐廷诏令陈政从河南固始入闽平叛,其子陈元光也在队伍行列,由于众寡悬殊和水土不服,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军眷包括自己的母亲魏夫人前来九龙山汇合,途中两位胞兄相继病故,母亲魏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带援军前来汇合,联军接连攻克36个獠寨,招安娘子寨,后落脚今漳州云霄安营扎寨。
677年,陈政积劳成疾,病逝云霄,埋骨将军山,陈元光执掌帅印,开发南蛮之地,后武则天奏准在泉州与潮州间置漳州,陈元光初任命为漳州史上首位刺史,其本人被后人尊崇为“开漳圣王”,后亦被推上神坛,成为漳州、潮汕地区、台湾和东南亚民间信奉的“圣王公”。
唐末,黄巢起义,王氏三兄弟(王潮、王审邽和王审知)追随唐廷将领王绪起兵,驰骋沙场,其中王审知更被军中同伴称为“白马三郎”。王绪生性猜忌并残忍杀害军中将士,被军中擒获后自杀,众将推举王潮为主将,王审知为副将。
886年,三兄弟入闽先得泉州,后占据福建全境,三人被后世尊称“开闽三王”。
897年,王潮病逝,王审知承兄之位,不久唐廷封王审知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
909年,后梁太祖封其为闽王,王审知保境安民,开发福建,部下劝其称帝,其言:“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
925年,王审知病逝,史称闽太祖,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王”,建宫殿,置百官,仪仗威仪一如天子,史称闽惠宗。
926年,王延钧和王延禀发动叛乱弑杀王延翰,王延钧继位,史称闽太宗。
931年,王延禀及其子王继雄再次叛乱被诛杀。
933年,王延钧自行即皇帝位,国号大闽,建元龙启,自称“闽国皇”,并改名王璘。
935年,王延钧之子王继鹏与李仿乘其病重发动政变,率军入宫将其杀死,自立为帝,并改名王昶,史称闽康宗。
王继鹏自建亲军“宸卫都”,欲取代当初王审知亲军“拱宸都”和“控鹤都”,且两军都使朱文进与连重遇又被王继鹏怀疑与皇宫纵火案有关。
939年,朱文进与连重遇遂先发难,发动兵变,攻杀王继鹏,拥立王延羲。
王延羲继位,改元永隆,并改名王曦。王延羲生性猜忌残暴。
944年,朱文进与连重遇再资发动兵变,杀死王延羲,朱文进被拥立,成为福建的异姓王。
同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
同时,泉州留守留从效拥立王继勋为王,随后汀、漳两州也奉迎王继勋,一时闽国大乱,三股势力互相攻杀。
后,朱文进与王继勋先后为部下所杀,王延政进福州,改殷为闽,称闽帝,国都仍设在建州,派其子王继昌坐镇福州。
945年,南唐国主李璟攻陷建州,王延政被擒送南唐都城金陵,闽国做为一个独立王国宣灭亡。虽然闽为南唐所灭,然而南唐却据有建、汀两州,原来在南唐出兵不久,吴越也出兵攻陷福州,闽国降将留从效却借南唐在福州被吴越打败之机,占有泉、漳两州,福建再次一分为三。
留从效统治期间,重建泉州城,绕城植刺桐,泉州遂有“刺桐城”之称,并将发展成海上对外贸易重要港口。
962年,留从效卒,其嗣子留绍镃继位。不久,陈洪进发动政变,将小主人全家执送金陵,推举年迈的张汉思为留后(节度使)的。
963年,陈洪进夺张汉思权,自称留后。陈洪进主政泉州之际,围海筑埭,遂有今日之陈埭。
978年,泉漳(清源)节度使陈洪进为维护国家统一,生灵免遭荼毒,主动奉表纳土归宋,闽国的割据势力从留从效起至此从历史上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