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一概念化以后,不见其真实本质。
佛即觉,生命的觉醒、觉悟,诸佛,就是各种觉悟。
华严经讲“诸佛无数咸承事”,所有的觉悟我都要,都要去学,不轻易地放过。
所有的觉悟都要去经历,去尝试。这何止是世间讲的活到老,学到老。
佛那么多,如果拟人化以后,把各个佛,每一个我们都能亲近、承事、供养。
这样解释当然可以,可是很难知晓它的意思。
说法也一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众生觉醒;
并且随众生的需要而有变化,而使众生开悟,使众生获得启示。
假如众生不能觉醒,讲得再好都没用。
佛法中名言佳句相当多,我们不了解它的语言模式,通通弄错了。
人生的经历相当的多,一个亲人走了,有没有学到什么?这个很重要。
隔壁邻居的事业失败了,有得到什么启示吗?这个很重要。
一个亲戚生了小孩,去看他,有什么启示?对小菩萨许个愿,希望他五十年后与我一样!
得到什么启示,人生的无常,世间法的这种因缘聚会,看得到吗?
在追求生命的真实价值与意义的时候,获得了多少,这个就对了。
在我们生活的周遭,佛有无数,太多太多了,感受得到吗?体验得到吗?
真正的殊胜在这里,佛法的不可思议也在这里。不要说我到哪里去找,没有。
佛陀给我们真正最殊胜的也在这个地方,好好地在这个地方获得佛陀的菁华。
(海云师讲华严,圆明心要笔记)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