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以梨打头破喻-5

作者: 大补丸 | 来源:发表于2020-01-22 23:33 被阅读0次

    (三)以梨打头破喻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
    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往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白话文:

    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
    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上没有头发,就把一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皮都打破。可是这个呆子默默忍受著也不避开。
    这时有旁人看到,就对呆子说∶你为什么不避开,而是在这里让打破头呢?
    呆子回答说∶唉!这种人愚痴横蛮而且没有智慧。他看我头上没有头发,就把我头当作一块石头,用梨子来打,导致我头破了。
    旁人听了就骂呆子说∶你自己笨还说别人笨。你要是不笨,哪会被别人打头而不躲避呢。

    学佛的人也是这样。有些学佛人不能真实守戒、习定、学慧,只是外表威仪,以获得人家的称赞,结果自己受苦,就和那个挨打的呆子同样的愚痴。

    大补丸的读书心得:

    额……
    这个故事和它蕴含的道理貌似不是很好联系。

    我先提个问题,大家不妨思考下。
    这个秃头呆子真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么?他真的是因为相信对方傻才不躲避的么?

    如果它真的呆傻至此,那么这个故事就是在单纯描绘一个傻子的故事。

    所以我觉得这个呆子并非痴傻。

    可能打他的人过于强壮,以致于他不敢还手或躲避。
    也可能他为了给大家展示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在或者他仅仅是为了吸引旁人对他发问,来取得向别人“开示”的机会。

    想必我们都曾经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尴尬境地,没有准备却被领导点名发言,已经吹出去的胜利却马前失蹄,精心准备的公开表白却被无情拒绝……

    尴尬状态的产生,通常是因为我们过分的自信、倒霉或是对事物本身认识的缺乏。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就可以把故事和譬喻联系在一起了。

    修行人羡慕大师那种法相庄严的外在形象,所以本来应该追求戒定慧(佛教的修行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守戒律、禅定、追求般若智慧,在我之前的《心经》讲座
    里有),现在变成了追求外在形象。

    其实,尴尬就尴尬嘛。
    总结错误、再接再厉,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你的外在形象会越来越放光。
    只是靠维护外在形象而慌忙狡辩,只能让大家对你的印象更差。

    其实高僧们的“法相庄严”并不比演员们“正规”多少。如果只追求外在形象,那么干脆去上表演系好了。
    修行的本质是对智慧追求。其他外在的东西,都是附属品。
    舍本逐末,自然会受到伤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喻经》以梨打头破喻-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aa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