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桃花扇三字,便觉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想来桃花点缀的折扇,又有美人手中执,便也艳压得过从古至今的桃花篇了,却始终不曾想有这么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通过写名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
这柄桃花扇是主人公侯方域与李香君的定情信物。侯方域与香君一见钟情,他题诗扇上赠予香君,不久后却遭逢离乱,侯方域不得已出走,香君日日苦等,誓死守节。后来偏有权贵要强娶香君,香君情急撞头,血喷满地,溅在这宫纱扇上。后来杨老爷见此扇,借血迹点缀出了几笔折枝桃花,方称为桃花扇。
原来这点点桃花,不是伊人泪,却是娇花血迹。香君之情,可叹可叹!
我看《桃花扇》,只为看香君气性。香君对爱情的忠贞和高尚的情操都是让我敬佩不已的,爱情之忠贞,看血溅宫纱扇便知,而情操之高尚,竟可以让男子自愧。
却奁一折,在侯方域知晓妆奁酒席之费皆出自阮大铖之手后,却觉这个魏党罪有可原,竟愿为他分解一二。香君听后大怒:“官人是何等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于是拔簪脱衣。侯方域才道:“好,好,好!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老兄休怪,弟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
从这段便可以看出侯方域不是自谦,是真比不上香君情操之高洁。若非香君,想必早被那帮“清流”群起而攻之。
遭逢离乱之时,众人劝侯方域趁早高飞远遁,侯方域发愁道:“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香君正色道:“官人素以豪杰自命,为何学儿女子态。”
大事面前,香君虽不舍尤甚,却不似平常妇人婆婆妈妈、泣涕不已。二人对比,倒显得侯方域少了些男子血性,虽长情,却到底矮了些气焰。
我总怀疑侯方域是否是真名士,这等品格,实在让我敬佩不起来。虽说这部杂剧中最后侯方域与李香君双双出家,他也没做出什么有违名士风度的事来,但我觉得这也许只是作者一厢情愿罢了,双双出家的结局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切实际。像侯方域之前那样随意动摇,实在保不齐在乱世会作出何等事。
在1963版的电影《桃花扇》中,侯朝宗最后弃明投清,一身清朝装束来寻香君,香君见他这等弃国求荣,顿时翻脸不认人,因国弃了斩不断的三生情。实在让人敬佩,这才更像我香君。
电影中的侯朝宗实在是有一种儒雅的帅气。欧阳奋强在《1987,我们的红楼梦》中写到高亮(饰演贾链)时说:“在我眼里,高亮的帅和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著名演员冯喆有点像,是一种儒雅的帅气,就给他出主意,找来《桃花扇》,让他借鉴,模仿电影中冯喆塑造的多情最后变节的一代名士侯朝宗(侯方域)。高亮把冯喆的表演视为‘教科书’,启发很大。”
对于高亮的帅气,我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却想不到87版贾链那种儒雅的帅气竟然有一部分是从侯方域身上来的。因为欧阳的这段话,我才去看了这部电影和孔尚任的剧本,感触较深。
在电影的前一段,我觉得香君并不漂亮,甚至是有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的感觉,其实就是87版探春的感觉,却并不像广为人知的秦淮八艳啊。但是随着剧情的一幕幕推进,香君却奁、血溅宫纱扇、骂筵等章节,实在让我为她倾倒。尤其是骂筵一折,尽显香君之胆略与风韵,让我连连叫好!
香君歌喉圆润,《牡丹亭》唱得极好。她师父的笛声又十分清逸,为昆曲伴奏是再合适不过的。电影中香君唱过两次【皂罗袍】,一次是与侯朝宗初见的盒子会,满满的少女感;而另一次是在栖霞山葆真庵里避难,再唱“断井颓垣”,却是实实在在的家国现状,香君唱得泣不成声。若听了这样的《牡丹亭》,可是忘不掉的。
其实越看到最后,越能看到香君之美,这种美是秀外慧中的,越细细品味越发能感受得到,香君实在不愧是“秦淮八艳”之一。
网友评论
今年花落颜色改
一滴一点血染成
我在掌阅app上买了电子书,不知道可以可以分享,如果可以,可以分享给你,还有一些照片。
😂我也买了一个电子阅读器,不过是国产的掌阅,果然国产的还是没有kindle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