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一切都那么柔软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07-31 19:06 被阅读0次

    在某些特殊的时刻,童年的记忆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在眼前。比如,身在异乡,幸福地沉浸在一场特殊的仪式中,仿佛就回到了儿时的氛围里,感受到一份温暖,一份爱意。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的心弦就这样被轻轻地拨动,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和家乡,有一种无以言表的亲切和从容。

    萧红当时客居香港,她的家乡则在遥远的东北呼兰河畔。香港、东北都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之下,她本人也被病魔折磨着,碾转奔波于各所医院之间,孤独、寂寞、无助,童年的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她的家乡落后逼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在卑微中寻找着生存的乐趣,“我”的童年也很孤独。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作者对童年和家乡深深的思念。这种情绪,在她的文字中自然而然地就流淌了出来,那种对家乡的思念,对祖父的怀念,对童年的留恋,折射出她内心对平静安宁的深深呼唤和无限向往。

    作品完成于1940年12月,其时病危的萧红希望能够北上回到她的家乡。可惜,4个月后,萧红带着无限的遗憾病逝于香港。

    《呼兰河传》没有跌荡起伏的故事情节,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叙事的风格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倒似曾相识。所不同的是,鲁迅明显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口吻,回忆童年的生活,以超脱的姿态叙述着久远的往事。往事一去不返!萧红则以一个儿童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世界,以儿童的口吻讲述着发生的一切,那么真诚无邪、没有忌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桩桩件件似乎就发生在眼前,而绝不是记忆深处的再现。

    鲁迅的写作时态是过去时,而萧红用的却是现在进行时。

    呼兰河的文字非常特别,平淡而不枯燥,它不是靠故事吸引人,而是文字里流淌出的那一股情绪、情感包围着我,引领我往前走,全然没有急于揭晓故事结局的渴望和急躁。

    长年离开家乡,陌生的土地熬成了熟悉的土地,童年的一切依然那么的真切!

    离开家乡以后发生的那些往事,无论是愉悦的,还是苦涩的;无论是亲身经历的,还是发生在周围人身上的;无论是平淡的,还是特别的;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似乎都已经化作过往云烟,似乎是属于自己的,又似乎可以与自己无关,我都可以用鲁迅那种超然的态度去回忆。

    唯有那儿时发生的一切,却是真实永恒的,让我感到踏实。那些人啊,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无论是交好的,还是点头的,甚至是对立的;无论是长辈,还是同侪,只要是相识的,都让我有一份牵怀。甚至当初痛恨的,带来伤害的,岁月和距离也把它们化作了一丝淡淡的回忆,没有伤感,只有怀念。

    童年和家乡不时撞进了我的梦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一切都那么柔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yk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