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尝试过用教练/辅导的方式,支持他人。辅导过下属1人,男,目的是希望责成他按照公司的要求及时回复工作微信,令到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造成的问题,结果他看到了问题,也承诺要调整,但是后来并未做到然后是离职。辅导过下属1人,女,目的是希望她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她承认了自己沟通能力的不足并承诺要改善,结果确实有进步。教练过1位下属,目的是帮助他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视野更加宏观,以消解他内在的困扰,提升对公司的认知度,结果确实令他对新环境有了更多认知和理解……
几次辅导/教练下属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支持他人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需要非常耐心,能够有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要有足够的自律,还要善于倾听。而不是把我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会给别人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容易引发冲突。也不是引导别人往自己认为对的方向走,对方会非常排斥你的引导,尤其是现在面对的很多都是90后和00后员工,需要的是要能更多地看到对方的需求、渴望,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思考。
应用辅导的方式,目的性会更加明确一些,需要先了解对方的风格,然后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其沟通,引导他能够看到现实问题,激发他改善的动力,拿到他改善的承诺并制定行动计划和检核的日期。
应用教练的方式,则会更加人性化一点,会是和下属一同探索的过程,反而不是一开始就能有很清晰的目的(当然可以把对方的意愿和你的需求结合在一起),需要就下属愿意讨论的主题进行深挖,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对方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然后在对方有需要的地方,给予一些指导,促进他自己制定行动方案。
辅导相对教练会更加容易操作,深入的辅导是需要应用到教练技术的,教练的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反思、自我觉察,并支持到人能够自己做出对的选择,自己自发去解决问题。辅导会有一套流程化的操作方法,但是教练不应遵循流程操作,是需要两个人共创出结果的,因为教练非常关注人而非单纯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