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
加了引号的考证只能是伪考证,实际上只是一篇即思即想的极不严谨的漫谈,或许却也是接近本质的顿悟,谁知道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说的是上海的民办小学招生要考家长的逻辑,还要调查父母、爷爷奶奶的背景,被热议为考“基因”。此事由于引起社会舆论热议,有“出身论”之嫌而被官方及时制止。然而,抛开社会舆论道义不说,基因这个东西,尤其是文化基因,到底对教育、对学习有没有影响呢?这却是可以成为一个严肃的研究课题的。
据称,现代的科学研究初步证明人类种族、个体之间的生物性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不同个体的学习差异呢?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测,文化基因在这其中可能发挥了作用。这或许正是上海民办小学调查学生家庭背景的初衷和逻辑。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定范围内大家都相信并遵守的诸如价值观、公序良俗、行为方式等,这些东西的综合作用便可形成一个“场”,类似于一个软环境——摸不着看不见但却着实存在于周遭并影响着你。成长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是否会被烙上一个这个文化环境的核心内核——基因,像DNA一样一代一代复制下去?正应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俗语?聚焦到学习这件事上,某种学习文化是否也会一代一代传递并影响学习效果?
这一切没有定论,但现实中确是有一些现象令人不得不关注,这是一些有关于中西方学习差异的现象。
学习需求差异
如果我们忽略个别和局部看总体趋势的话,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中国学习者的需求主流是“纵向提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的学习者的学习总是有一种向上的诉求,古人读书为“学而优则仕”,现今K12学生学习为中考、高考更好,大学生学习为就业更好。总之,都是为着一种纵向上的上升。
而西方欧美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似乎更多是“横向丰富”。他们的中小学生对于语数外、政史地可能并没有主副的概念,他们的学习更多地可能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见地,让自己有魅力,从而好去把个妹、诱个郎?!而最终的谋生就业或许只是副产品。
对比来看,从需求层次上说,中国学习者的需求层次似乎多居于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底部——为生存、求安全;而西方学习者的需求层次更多地居于中上部——赢尊重,展自我。
学习动力差异
需求不会凭空而来,一定是受某种动力驱动的。因纵向提升的需要而学习的驱动力毫无疑问是功利,即功利驱动着中国学习者的学习选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写照。当功利成为单一主流驱动因素时,必然引领学习者走出一条狭窄的纵深之路。于是,就有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之风景。因横向丰富的需要而学习的驱动力是兴趣,或者也可以叫好奇心、不满足感,在此种情况下,兴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未知的好奇是没有边界和方向的。所以,当兴趣成为驱动因素时,必然是一种多元开花的景象。
学习效果差异
相对于横向丰富、多元路径发展,纵向提升的道路既窄又难,路窄却挤了很多人,不难才怪呢。这种差异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学习效果的差异,中国的学习者成功者凤毛麟角,成功概率偏低;而西方学习者四向里任意出发探索,成功标准多元,甚至成不成功都是自己说了算,因为A走的方向,BCDEFG……都没去过,怎么去给人家A定义“必须到什么位置才算成功”呢?但中国不同,考进了重点才叫学霸,当了大官才叫成功,这都是有公认的标准的。这样以来,走在纵向提升道路上的学习者必然是小部分人狂欢,大部分人只落得个唉声叹气和挫败的感觉,然而真的失败了吗?只是因为你所相信和遵循的标准不同而已。所以这时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客观上极有可能是没有差异的。
然而,当挫败感多了,也会慢慢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特性,甚至固化成了类似基因的东西,开始弥漫和代代传递,消磨着学习的意志和动力,于是自我效能感降低了,主动性弱了,放弃率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尽人意了,这最终将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其实,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这时候才真正有了差异。
学习习惯差异
中西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的差异是最摸得着看得见、常被拿来对比议论的存在。中国学习者总是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听讲、作业,不爱自学、自探。而令人羡慕的西方学习者总是能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这不光是存在于大中小学课堂的情况,即便在成人学习领域,我们总是能看到西方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的学习产品热火朝天、大获成功者众,而到了中国依葫芦画瓢时总显得差强人意、半死不活,折腾半天到最后,只能无奈以“双师课堂”、“O2O”等概念掩护,慢慢由在线转为混合式学习甚至线下面授学习,去适应学习者被动接受的习惯。
上述四个差异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着某种因果、递进的关系,这里就不再考证了。而或许真正需要迫切关注的命题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差异呢?
差异背后的本质
中西方学习者在学习需求上的差异为何存在?为什么中国的学习者的路径选择更注重于纵向提升,西方学习者更注重横向丰富?或许有一个背景不可忽略,那就是中西方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物质丰富程度不同。缺吃少穿的环境下,人们自然倾向于纵向提升、快速爬到金字塔尖以求安全、活的长久一些;温饱不是问题了,自然就注重探索未知、发展兴趣愉悦精神了。所以,他们的学习路径选择背后或有社会发展环境影响。
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的差异只不过是和需求差异相关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那学习习惯的差异因何而来呢?为什么西方欧美的学习者就善于主动学习,而中国学习者就习惯被动接受呢?或是教育理念、方式方法的缘故?那我们轰轰烈烈学了几十年西方的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方式为何又成功者寥寥?再深究一步,又是什么让中西方当初选择的理念、方式有所差异?或许是受某种历史传统所影响?
追溯历史,在18世纪帝国时代,中华帝国曾经雄踞一方、威震四邻,这是史实。但另一个史实是,西方的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并将其原住民征服占为己有。据考证,新大陆不是中国发现,并不是因为技术落后,因为中国人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早了近百年,规模也比欧洲人大的多,航行的距离也比欧洲人远的多,而且还下了七次,这说明从技术条件上讲中国当时先进的多。但是郑和带的人就是去逛了逛,并未曾想俘个虏、占个地。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呢?或许可从文化价值角度找到答案,泱泱中华帝国从君主到臣民当时信奉的是“朕即天下”、“华夏即天下”、“九州即天下”,帝王贵族的眼里的世界也就只有周遭那么大,以为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间剩下的就是中国,于是当时的祖先们觉得普天之下莫有王所不知的了,实在是没有再去想东想西的动力了,至于臣民们都养成了唯王命是从的传统。与之相反的是,欧洲人那时却发现并承认自己很无知,所以探索、开拓的欲望空前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就发现了新大陆,然后就上了瘾,一时间全世界攻城略地,圈了一大圈殖民地。其实,也正是从18世纪开始,西方开始渐渐超越了东方的巨龙。这段历史不得不让人猜测,中国学习者的被动或者叫不主动性是不是就是从祖上那里继承的根呢?
那问题又来了,15-18世纪前的几千年的导致中国世界第一的中国人身上的先进文化基因为什么没继承下来,或者是继承下来了就是当前我们所表现的样子,但却恰是他们导致我们在18世纪开始落后了?
总之,种种差异似乎都指向一个可能:中西方学习者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诸多差异背后的本质或是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教育的核心实在不能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更不能只关注到教师身上,而是应着重聚焦于学习文化环境的构建?
最后的声明
前述文字实在算不得考证,充其量算是猜测、推测,结果其实可能也并没发现什么本质。所以,全文用了很多“可能”、“或许”等用以“免责”的字眼。但尽管如此,或许也引发了您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呢?那也将是难能可贵的,毕竟中国太缺乏“主动性”这个基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