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老人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几年前,也曾出现过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叫《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些论调无非就一个意思,就是让大家安稳度日不要有跨越阶层的冲动。
不管大家如何理性或感性的分析,赞同或者质疑,这个结论现在被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研究证实了。
1 金钱流动了吗?
今年11月9日,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发布了一份叫做《美国的经济流动性》的报告,研究表示:在低收入美国家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也可能拥有极低的收入,同时那些在高收入美国家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也能获得比较可观的收入。

看看这张图。
贫穷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预期年收入是33900元,女生是40500元;
中产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预期年收入是60500元,大约是贫穷家庭的1.8倍;女生是66200元,大约是贫穷家庭的1.6倍;
富裕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预期年收入是104700元,大约是中产家庭的1.7倍,贫穷家庭的3倍;女生的预期年收入是118300元,大约是中产家庭的1.8倍,贫穷家庭的2.9倍。
什么意思呢?
就是贫穷家庭的孩子想买个OPPO,其实比富裕家庭的孩子买个IPhone X还困难。
倒是有个有意思的点:
虽然目前社会上女生的平均收入要低于男生,但以相同家庭出身做对比的话,女生的收入都略高于男生。
2 金钱流动了多少?
看完了横向比较,我又查了查纵向比较的数据。
很巧,还是这个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在4年前和密歇根大学合作,使用了他们学校从1986年开始追踪的家庭收入数据,研究了贫穷家庭的孩子到底有可能赚到多少钱。
他们根据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做了分层,每20%为一组,一共分了五组。
报告显示:在生于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美国人中,有43%的人在一代人的时间之后仍然处于这一组;27%的人稍微上升至倒数第二个组别中;17%的人进入到中间20%的组别中;9%的人上升到收入次高的20%组别中。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家缠万贯的美国梦呢?
4%。

3 阶层与原生家庭
不知道看到这些结论,你想到了什么?
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对于阶层这件事,我开窍地比较晚。
小时候家里做生意失败,父母又性格软弱,家里越来越穷,论收入大约只能在最穷和次穷两个阶层里选。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处在一种冷酷、愤恨、烦躁的情绪里。
阶层以收入区隔,但阶层差异则不仅仅是收入。现在想起来,很多事情父母其实不理解,很多问题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甚至缺乏勇气和毅力去面对。
而现在我身上近乎自虐的自律、要强、对金钱的渴望,尤其是性格,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三观感觉被小时候读书影响地比较多,也托了这些国内外大师的福,给我从小灌输了超级多的正能量)
可惜这些道理都是这几年慢慢理解的,以前上学的时候,没少和父母吵架。现在想想,无非是对生活的期待,当时的自己还无法自己满足,而对父母来说要求又太高。
还好我聪明漂亮又能干(……),想想以前考研的时候天天凌晨4点起来背书,直接治好晚睡症;学生创业的时候,大冬天画设计图画到后半夜,一晚上冻坏了8根手指;为找工作做准备,一边实习一边考证,早中晚吃饭时间都在背英语;工作了以后要么在加班,要么在为自己加班……突然觉得我这20多年的人生简直是一把辛酸泪🙂
然而收获就是,生活没有辜负我。
4 跨阶层的成功率
跨阶层的回报,除了最浅薄的收入增长以外,更重要的是占据优势地位和稀缺资源,提升认知做出更有利的判断。
但是根据这份报告的统计结论,贫穷家庭的孩子进入到中产及以上阶层的概率只有30%。
然而,人生从来不能被统计学定义。
实际上,想想我之前的很多同学,对比最近一边上班、一边码字、一边准备考试的我,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喝酒侃大山,有多少人瘫在沙发里看剧,家底跟我一样少,收入不及我一半。
写出来觉得冷酷了一点,但反过来想,那些跟你一样需要跨越阶层的“竞争对手”里,绝大多数人,都在过着这样的人生。而对那些对生活有更高期待的人来说,只要多上进一点点,就可能是很大的不同。
反正在我这里,跨阶层的成功率是100%。
你的成功率是多少呢?
(想看本系列的其他文章,可以关注我的简书主页)
- E N D -
萌 萌 有 神
互联网金融产品狗,专栏作家
聊聊互联人的赚钱观与花钱观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萌萌有神,已由维权骑士维权,转载请务必提前联系我
网友评论
其实大家都经常见到见到吧,条件跟自己差不多的邻居或者同学,现在过得相当成功人例子并不少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穷人永远都会有穷人思维在里面,这是小时候家庭影响的,即使你稍微有钱了,也依旧改不掉这个习惯。眼界对于未来很重要,不仅影响你对世界的看法,影响你的格局🙃🙃🙃
眼界的重要性
感觉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