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用暴力对待孩子,明天Ta将用暴力回馈社会

作者: 黑岛周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08:54 被阅读624次

    1

    近来有两则新闻令我感到万分揪心。一则是关于江歌妈妈与刘鑫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葛,另一则是关于「豫章书院」中上演的家长、学校与孩子完全对立的风波事件。

    在江妈妈与刘鑫之间,网友几乎是采取一面倒的态度。对于此我想自己再怎么表态、喊话,也无法换回江歌那一条年轻的生命。甚至,更无法平复江妈妈心中的丧女之痛。

    此外,那个残忍杀害江歌的陈世峰,他究竟是如何丧心病狂地连砍一个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十刀,最终令她惨死在异国他乡?

    时至今日,日本法庭还未对陈世锋做出最终审判,而有关于当晚发生的一切,也更是很难再被完全还原。

    对于陈世锋的杀人动机,甚至是他那残暴的作案手法,令我不得不想起,近来那部在豆瓣上打出9.0分的神剧——《心灵猎人》。

    《心灵猎人》是根据前FBI探员马克·欧尔薛克馬与约翰·道格拉斯共同撰写的书籍——《读心神探:心理侧写术》所改编的。

    2

    在该剧中,那些变态杀人狂魔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童年或是青少年时,都受到了来自家庭成员的暴力对待。

    就好比说,埃蒙德·坎珀有一个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母亲。不仅如此,终日酗酒的她还经常对坎珀进行肢体及言语上的暴力。

    后来,坎珀将被害女性的头颅肢解后,并埋在自家的后院当中。只因他母亲曾说过「希望别人能够仰视自己」

    除了自己的母亲,坎珀的祖父母也是对他各种的暴力对待。所以早在15岁时,坎珀就把他的祖父母杀害。

    坎珀在青少年法庭上,被精神病专家诊断出患有「偏狂型精神分裂症」。因此坎珀曾一度被关进精神病院。

    3

    另一名连环杀手蒙特·里塞尔,在他很小的时候与自己的父亲分离。而他与自己的母亲也是长期处于毒性关系当中。

    里塞尔毫无避讳地说,如果当年自己是与父亲一起生活的话,他也许就不会成为一个连环杀手。

    而该剧个案当中的嫌疑犯,几乎无一例外地与自己家庭成员存在各种扭曲的关系。此外,他们一个个更是具有反社会的心理特征。

    只是,坎珀的「反社会」行为很少被人察觉。因为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态度温和,积极工作,善于沟通且智商极高的人。或许正是因为他的高智商,又或是他的「精神分裂症」,让坎珀很好地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

    回到「反社会」这一个关键点。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一个人对社会、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产生如此仇视的态度?

    这也许就不得不回到「豫章书院」事件当中。

    4

    据媒体报道,「豫章书院」是一所民办非学历的教育机构。它的招收对象包括:沉迷网络游戏、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叛逆、有暴力倾向或是心理问题等等的不良青少年。

    众多家长之所以把自己的小孩送往此处,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已经无能为力。

    所以,当「豫章书院」被查封后,家长们在不仅在学校外面拉起了横幅力挺学院继续办学,而且更是联名上书有关机构。

    在《三联生活周刊》所撰写的一文《豫章书院事件:谁该为这场灰色闹剧负责?》中讲到,某位家长在把孩子送进「豫章书院」后,她的孩子不仅变「乖」了,而且眼神中更是出现了以往不曾有的「善意」。

    但在书院里的孩子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当记者访问时,

    「孩子们说,豫章书院像个封闭的王国,山长吴军豹是国王,他的老婆是王后,而我是最里层的奴隶」。

    此外文中还揭露,在那里的孩子们经常会遭受到戒尺、龙鞭等等的体罚。

    5

    对于孩子们的控诉,家长却认为那是孩子们在「耍心眼、玩手段」。但试想,如果孩子们真的在书院中因为受到暴力对待,而不得已变乖的话,那在他们心中埋下的就是仇恨种子,而那所谓的乖也不过是他们求生的本能。

    长久以来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反复出现在社会当中:对待暴力时,我们究竟应该以暴制暴,还是以德报怨?

    每一个人都担心《农夫与蛇》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好比网友对于刘鑫及其家人,在江歌遇害后的所作所为,出现一面倒的态度。

    只是,如果以暴制暴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世上为何出现那么多的「仇恨犯罪」,且不说当年的「9·11事件」,又或者是早前在曼彻斯特发生的恐怖袭击等等,现如今的伦敦街头更是时不时发生路人被「泼硫酸」的事件。

    比爱更具威力的,或许就是恨。对于那些不良青少年,如果一味地只用暴力去纠正他们的话,那么有一天,当他们真正长大时,他们是否只懂得用「仇恨」去回馈这个不曾给予自己丝毫「爱」的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d50259aca109:”众多家长之所以把自己的小孩送往此处,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已经无能为力。”无能为力的成就了自己一生最大的失败而不知所为何。
        黑岛周记:@德子_7d38 嗯,说得太对了:+1:
      • 曾少恭:会不会说 父母怎样对待孩子 孩子就会以这样方式对待他的孩子
        黑岛周记:@曾少恭 的确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反过来的。不过,最令人担忧的还是童年被家暴的阴影,会有可能跟随一个人一辈子,尤其是对于负面情绪的处理
      • ff20b613e38b:关注公众号『自由撰稿创作圈』一起创作,一起成长!
        黑岛周记:@自由创作圈 :+1:
      • 环游地球A:如果孩子们真的在书院中因为受到暴力对待,而不得已变乖的话,那在他们心中埋下的就是仇恨种子,而那所谓的乖也不过是他们求生的本能。
        赞同此观点!恐惧无法带来和平!爱能疗愈一切伤痛!可惜大多数人从小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爱,所以缺乏爱的能力!
        黑岛周记:@环游地球A 嗯,有些问题真的是一代代遗留下来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来自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阴影,如何去应对,怎样去应对,这将影响着一个人或许是一辈子啊……
      • 漫星辰:人的灵魂根源在童年早期,能够根据童年早期的经历和态度,预测成人期的经历和态度,一些被摧残的孩子长大成人后,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但他们大多数带有隐藏的伤疤,并且形式的表现和补偿是多样化的,人性是受“互易性定律”支配的,多数父母抱怨与孩子存在沟通障碍,而多数儿童也不满于被父母误解,沟通的缺乏是造成多数困难和分歧,易于误解他人及其表面行为所欺骗,灵魂基础和个体性格倾向不会变化,要想真正理解个体的人,要经常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认可等方式检验他人理论价值意义,以此说明我们要坦然面对“人性”的本质。
        黑岛周记:@漫星辰 嗯,针对某事件而专门书写的治愈文章似乎较为少见,但相关于如何走出童年创伤的文章还是有的,也时不时能见到。
        漫星辰:@黑岛上的猫客 相信关于批判和透析事情真相的文章比比皆是了,目前尚未见到事情发生后对童年创伤受害者的治愈心理的文章,毕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黑岛周记:@漫星辰 没错,任何事情若是脱离了“人性”来探讨,或许都枉然。我们可以很理性或事很感性地对任何事件进行热议分析,或是指责谩骂或是同情怜悯,但若是回归到人性,也许对一件事情我们就会产生更多地同理心吧
      • 梗田无虚:糊闹啊😏
        黑岛周记:@周志建 是被删的那条留言吗?
      • 旅游的晏小鱼:如果孩子们真的在书院中因为受到暴力对待,而不得已变乖的话,那在他们心中埋下的就是仇恨种子,而那所谓的乖也不过是他们求生的本能。

        这句话说的极有理
        THETOPOFSUN:@晏小鱼 不是可能会有阴影,是一定会有阴影。只要是个有意识的人,暴力,总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疤痕。无论是语言暴力或是肢体暴力。
        旅游的晏小鱼:@黑岛上的猫客 可能会有阴影😖😖😖
        黑岛周记:@晏小鱼 真无法想象这些孩子们将来会怎么样……

      本文标题:今天你用暴力对待孩子,明天Ta将用暴力回馈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fx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