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忙着填就业推荐表,表中最后一栏是自我鉴定,字数要求不超过450字。
有人会说,不就是个推荐表吗?随便填填就得了,反正也没人会细看。
其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我要特意说“自我鉴定”这一栏,以及为什么要特别说明“字数”要求呢?
是有原因的。
填表之前班长通知大家,自我鉴定这一栏主要从学习,生活,思想这三方面谈谈。
我清楚的记得我舍友在我旁边说:
这个怎么填啊,这四年我啥也没干,我又不喜欢这个专业,学的也不好,写出来的我自己都不相信,我可不可以去百度上搜一段?
我本来还没等她说完就想告诉她,自我鉴定,就是自己评价一下自己这几年都有些什么变化,而450字刚好每个部分100字左右,最后来段总结不就够了吗?
去百度搜的那也不是你的经历啊,不具备真实性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但我忍住了,我抬头看了看她,给了她一个微笑。
我向来觉得,这些东西这样设置必然有它的道理。
学院在这张表上给你留了这么一块空地,是想给你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对过去几年也有个交代。
02
四年前,我们收到了从同一所学校发出来的通知书。
当我们满怀憧憬走进校园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我们希望在大学里能够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期待能在这个新环境里尽情的展示自己,燃烧自我。
可后来,我们开始熬夜聊微信,qq,熬夜打游戏,刷微博,但从没有熬夜学习。
即便到了学期末,明天就考试了,今晚也只是花了那么几个小时背了背重点知识。
我们自己也能体会到有些自甘堕落了,但并没有任何想改变的意思,仍然继续维持这种状态。
间或有过想改变的迹象,但终究还是败给了手机和其他娱乐的诱惑。
我们自己放弃了改变,也放弃了自己。
再后来,看到自己成绩单上一串的60,想起了高中时候的自己,根本没有这么低的分数。
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傻了,开始渐渐放下手机,看着远方发呆,看着远方思考。
发什么呆?又思考什么呢?
03
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但总有一个原则不变,那就是,我是否还是原来期望的自己?
四年前我的豪言壮语今天实现了没有?
恍然间就过了四年,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干过。
马上投简历了,我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我又具备什么能力呢?
自己问完自己几个问题之后,开始变得沉默了。
我记得有个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有一个人去到了一个原始森林里。
我们都知道,没有指南针的话,在原始森林里根本就无法辨别方位,太阳你靠不上,风向你靠不上,星辰你靠不上,一些可以依赖的自然环境都无法给予指导。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求生,如何做?
我深刻的记得,那个人的独门秘籍。
他找到一种藤蔓,这种藤蔓的藤特别长还特别有韧性,他把藤蔓的一头系在自己身上,他一边走,一边回头,不时的检查自己身后的藤蔓是否保持直线,以保证自己不是原地打转,这样才有走出去的可能。
他利用这种方法,走了没多久,便走出来了。
这个故事我想突出的一点就是:
一边走,一边回头,不时的检查自己身后的藤蔓是否保持直线,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为什么说它适用呢?
我们初进校园之时,满腔热血,后来我们忘了我们初心,再后来,我们又不得不重新找回当初的自己。
整个过程中,不就是向前走一走,往回看一看,看看自己身后的这条线还是直线吗?
是不是早已偏离最初的路线?还是沿着既定路线坚定不移?
04
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特意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八个字 :
不负韶华,不忘初心。
毫无疑问,其实真正懂这八个字的含义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因为真正懂的人已经韶华不再,而正值韶华的人又根本不能切身体会他们口中的那些话所蕴含的意义。
很多人爱说,道理我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
我想说的是,真实情况是,也许你只是会读这些文字,但你并没有懂。
一辈子这么长,社会上的诱惑这么多,大学四年一晃就过去了,你变成了你当初想要的样子了吗?
踏上社会,要走的路还很远,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
我希望你的回答是:我记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而初心易得,却始终难守,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是否是原本的模样。
漫漫人生路上,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个少年,便是你的初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6870397/9668a898c34574c7.jpg)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小郁儿的屋子》
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xdSmGv2EckBGNbWaF3Fqr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