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七日谈:第五天

作者: 西安许健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0:48 被阅读43次
    2018年5月28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学文七日谈:第五天

    ——愚人痴语,管窥之见,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文/图   许健

          人立于世间,成为儒雅彬彬之士,或许是每个人心底所期求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中写到:“你以为,我因为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段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陶铸性情,苑囿文情,就是人们为达到自己追求目标不断付出努力,这个过程既是美好的,又是辛劳的;既是享受生活,又是架构梦想;既包含思想的飞越,又包括文字能力的提升;既是能够显现的硬实力,又是无形的软素质;既非一朝一夕之事,又是件特别私人的事情。苑囿文情的实质就是修身养性,我认为用一句话总结其终极目标,就是:眼中有美、心中有爱。若能达到如此,世界就会很美丽,生活就会更自如,应对生活的无形力量就会越来越充沛……人不就是想活得自由舒展、高雅卓群吗?

          我外祖父曾对他的学生讲过,你们就如秦岭上空的雨,努力一点就落到清澈的长江水系,否则就落到混浊的黄河水系。意思是说人生的模样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完全不同,虽然现在长江的水也不怎么清了。当然高雅的才情气质也是不断努力培育的结果。

          古人讲文字可“表征盛衰,殷鉴兴废”,说得是过往的经验值得借鉴,避免蹈其覆辙。且不说据经引典,单是今天丰富的影像资料,便可为旁证,都说今天的孩子比先辈视野要宽得多,这缘于优于前人无数量级的全方位信息输入,足以使其在很短时间内体验到过去毕尽一生才能得到的经验,让个体对世间事物的本质理解得更明白,对世间事物的过程看得更全面,他们自然就具有卓识远见。可见,陶铸性情,苑囿文情,最好的途径之一便是阅读,既能开拓视野,又是一种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输入,他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是写好文章的字外之功。

          关于阅读,我曾和张咏春老师谈到,苦恼读过的书很快就会忘掉细节,她告诉我说没有关系,因为读过的书已经悄然融入了你的气质了呀。难怪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当然是个长期的事。

          我是相信并敬畏神圣的,曾刻意在碑林虔诚地摸摸碑上的字,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静静地感受作家们的脉搏,曾登上泰山顶探寻灵感,甚至路过文昌阁时进去参拜……不要嘲笑这种行为,因为这一切也都产生心理影响,也应该能算作是苑囿文情的一个方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心在高处者才能不断追求自己气质的丰润完美。也唯有文情充沛的读者,才有资格与先贤的思想内容共鸣而手舞足蹈,才能感应到作者写作时滋滋作响的脑电流。也唯有文情充沛的行者,才能在万里路上不断发现美好。能够具有一些这个层次的享受能力,便已经是享受到苑囿文情的红利了。

              (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原文配音朗诵:李雪。未完待续。)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文七日谈:第五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b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