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七日谈:第三天
——愚人痴语,管窥之见,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文字 许健
当年一起成立同路人读书会的原创作者中,因种种现实原因有人渐渐沉寂,不见有新作出来分享交流。那些曾经的快乐终是难以磨灭,行行文字存于纸墨之间,说起来难免令人叹惋。
坚持必有收获。对这句话我其实一直将信将疑,只是硬着头皮坚持。把收获当作坚持的终点,也许更容易半途放弃吧。收获并非易事!可是,总有成功者在不断重复地说教坚持,想必应该有道理吧。或者应该说:如果有收获,必是坚持后得来的。这样说似乎更科学。
为文何以坚持?
首要是不怕丑的勇气,或者说竟也要有些自以为是的成分。勇气需要建立在为文者冲动的本性,以及追求梦想的理性之上,这个过程往往要和自己的不自信相抗衡。不敢妄语别人是怎样的,我时常会刻意回避把自己的文字给周围熟悉的人看,有些不好意思,怕将自己暴露在熟悉者的眼光下。
文章是作者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寄托着所有梦想的世外桃源,是最后一块自留地。当然这也是无数人不舍昼夜孜孜以求的动因,为文对个体而言,既陶铸性情,又言以足志,将“自我”维持在积极的区域。为文之乐,实质在于平淡中求生活之涟漪,在第一篇中已经进行了些探讨,或许就是鼓起勇气的动力。
其次是方法和技巧,说到这一点,很多朋友把写文章归入神秘化,敬而远之,预先把自己排除到了圈子之外。其实人与人能力的差别没有多少,在同路人读书会写作活动中,初次动笔的朋友写出的文字反而容易引起反响,须知富有真情的拙朴文字,对读者更具打动力。
写作完全可以简单些,李彬老师引用《卖油翁》中一句话点明了写作的窍门:“无他,唯手熟尔。”
再摘录几段关于写作的经验。
叶兆言说:“写作就是写,通过写,就会写了。”
刘庆邦说:“写作这东西,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坐下来,动手写,才是惟一的出路。我们写了,才有收获的可能。我们不写,连失败的可能都没有。”
刘震云说:“第一稿不能停。割麦子的时候可不敢直腰,如果你直第一次腰,接着想直第二次腰,第三次的时候你就不想再弯下腰割麦子了。”
昔时,听闻我远大的十年学习规划,儿子对我说:“赶快行动!”
(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真实的坚强〉编后语》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