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的思想建设不断精进,时间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进化:
01. 理论发展
第一阶段是传统的记事本像便笺之类的,提醒自己去完成便笺上的每一项内容;
第二阶段将事物放置在进程表中,比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三阶段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为短中长期,这一阶段过于强调效率,不利于人们生活的长期发展;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02. 矛盾产生
古代的社会生产力远不及现代社会,那时候需要处理的事情并不需要多么精细,而第一代理论符合社会的生产生活节奏。
工业革命的发展我们处理事务量日渐繁重,原始的时间理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与日程表更加具体的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需要加快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出现了第三代时间理论。
为什么第三代理论没有维持下去?因为在运作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人始终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有句古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假设突然有个订单决定不合作了,那先前做的工作计划都产生了影响,有的时机不够成熟项目也无法开展,便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我们只是提高了工作某方面的效率问题,但职业的发展会很产生瓶颈问题:比如一个职员要胜任部门经理,他只精通单方面的业务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业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从员工思维转换成管理者思维。此时这一时间理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面发展。
03. 第四代时间理论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更注重的是个人方面的管理,它是将事情按重要和紧急程度分成四个大类,重要且紧急、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重要且紧急(紧急事件、突发事件)
不重要紧急(例如突然让你处理的邮件、没有事先约定的聚餐)
重要不紧急(扩充知识、训练技能、锻炼身体)
不重要不紧急(娱乐、消遣)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一方面处理了紧急事务,更加明确。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对我们人生会有不一样的影响,短时间可能看不到成效,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会渐渐地会拉开差距。我们的思维、技能等都得到了刷新,我们可以胜任更广的工作范围。
在运用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要切合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如果我们的目标都是游移不定的,那么短期没有成效更不会使我们坚持下去。最终拉开差距的还是服务于人生目标的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面。
04. 原则
因此,我们如何做到和时间赛跑?跟上时间的步伐呢?
1.确定好目标,南辕北辙对于时间的损耗可是非常巨大的。
2.运用“二八法则”,将自己80%的精力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最终拉开差距的多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3.不要让琐事耗费太多精力,留出整块时间供自己享用。设置不被打扰的时间。
4.敢于说“不”,遵从自己的时间表。
5.注意自己精力有限,保持充足的状态,事半功倍。
6.学会给自己出题“考考自己”,转换学生和老师思维,一方面对自己发难,一方面解决难题。
7.时不时的犒劳自己,让自己做事感觉有成就感。
矛盾产生进步,进步又产生新的矛盾。如此往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