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让我很好奇。
我中午到外边吃饭,我给他付了50元,然后他给我找了32,这时候我发现有线上支付方式,我就说我线上支付吧,然后那个人就把那50元还给我了,说,付32,然后我愣了一下,问他说,不是18嘛,他猛然反应过来说是口误。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口误嘛,人人都会出现的情况,而下面发生的事情让我确认这不是口误,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能和前边所讲的无意识运行机制串起来。
下一件事跟这件事的类型一样,不过是换了个时间地点而已。
还是那50元钱,我去买瓶水,他给我找47,他正在找钱的时候,我注意到那有微信线上支付。我说:“那不用你找了,我用微信给你支付。”然后他说:“好,你付47。”我又愣了一下,然后心里很有些兴奋地问,不是3块嘛?那个人猛然反应过来说:“哦,对,是3块,不好意思。”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天,我想这不是巧合。关于我对巧合的看法,我在此阐述一下。
巧合,机缘巧合,什么是巧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巧合是没有经过计划,在无意之间形成某种事物,或产生某种结果的现象。有人常说,巧合的必然,必然中的巧合。这句话也出现在我前面的叙述中。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意思是说,有一定的几率。
在此之前我已经讲过一些关于无意识运行机制的理论了,这个例子可以有力地对它进行一些证明。
首先,我给他了那么多钱,他的大脑经过计算后得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他要给我找的钱。此时,他的大脑接收了一个信息是要找给我的钱数,这个信息是由他内外作用共同产生的。由于他是一个售货员,这样的过程他一定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所以他一定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得到这类信息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欲望,从而驱使机体进行相应的活动,这类活动说的具体一些就是给顾客找多少的钱。当然,在此他已经得到其他特定的信息,即他在他的工作岗位上,若是他得到的信息是他正在大街上,再给他输送一个信息说是要找多少多少的钱,那他可能肯定是不会产生要找钱的欲望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活动的。
在他要给我找钱的时候,我突然换了支付方式.然后他就直接说出了要给我找的钱的数目,说是让我支付这么多。此时,关于要找的钱的价格信息已经“装”在无意识运行机制的“模”当中了。然后,如果它顺利地运行下去,那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行动。我把钱给他之后,然后又要回来,说是要线上支付。这时他又得到一个信息:顾客要付钱了,所以紧接着他就会说出所付的价格。由于信息对于人来说具有时效性,在完成一个欲望周期之后,尤其是无意识欲望周期的时候。这时候信息消逝地极其快。也就是说,在完成一个无意识欲望周期之后,如果没有从外界获取相同的信息,之前这个被利用的信息几乎不可能从内部机制之中进行再一次的循环。当然,前提是已经完成了一个欲望周期。
所以,真正我要付钱的数目的信息已经在一个欲望周期内被消耗殆尽了。那么此时可能有些疑问,不是钱还没给我找呢么?怎么能算是一个欲望周期呢?在此要注意,在无意识运行机制中,他还没有形成关于退钱时信息的模,因此,这不会产生一些相应的行动。既然如此,那么这个信息就不会继续被加以利用,利用的是目前接收到的信息。所以便会产生上述例子中的现象。
这种错误是人人都会犯的,因为人的欲望运行机制决定人就会犯此种错误,而且永远不可能避免,但可能减少。就如误差一般,永远地存在,不能被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少它,同时误差不是错误,这应是人人都清楚的。
人的无意识运行机制对人有极大的影响,若把人的意识与无意识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意识只是上面露出的一点,而无意识是埋藏在黑暗水中的绝大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