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科学+人生‖《生活与教育》啃读ing

真+科学+人生‖《生活与教育》啃读ing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23:31 被阅读0次

继续啃读第4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9--15节(P128-134)。

这7节内容我归纳出真、科学、人生三个关键词。

1.真理、真知识、真教育

①真理

第9节“探求真理”有5条路,分别是亲自体验、多看书,求师学艺,走亲访友,然后进行思考。这5个步骤一一对应了《中庸》中的笃行(体验),博学(看书、求师、访友),审问、慎思、明辨(思考)。

细思量,确实如此。朱永新老师解读,更接地气,他说学习要想有成效,就通过阅读和思考,阅读不只是阅读书本,还要从实践中、探访师友间阅读“无字”之书;思考需要深入,不只是提出问题,还要探究问题,在一起进行讨论争辩,这才是深度思考,这才是真正探求真理该有的样子。

②真知识

真知识的根是在安在经验里。这是第12节中大先生的观点,也就是说,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才是真知灼见。是跟着智慧走的真知识。

朱永新解读说,真知识是思想与行动相结合的、可靠的知识,知识只有与生活与生命相结合才有意义。

③真教育

真教育应该从心出发,才能到达另一颗心的深处,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2.科学

做研究做学问,必须有科学的精神,大先生说这科学的精神。应该包括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等等,而不能满足于玄想、武断、尽信书、差不多就行、一家之言,这不是真的研究学问,这是伪科学。

朱永新老师解读说,我们应该追求理性与实证性,追求实事求是,讲批判怀疑,讲创新探索。应忌讳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傲慢自满、固步自封。应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与思维,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3.人生

原来我对学生的解读是“学习对孩子而言来说是陌生的知识”。

大先生的解读让我脑洞大开。

大先生说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所谓的“学”就是要自己去学,所谓的“生”是生活和生存。应该学天天加增的高尚的、完全的、精神上的、永久继续的生活。

朱永新老师解读说,学习应该是主动创造式学习,要学会生活,要学会生存,因为人生之道远选大于知识本身。

相关文章

  • 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啃读《教育的目的》8

    今天开始啃读《教育的目的》第4章"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第1句被我摘录的话是: 工作应该充满智慧和道...

  • 读书的启示

    第一,啃读教育经典,夯实理论基础。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的发起人,小尘老师啃读《教育的目的》写下了三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 教育者幸福的根源

    教育者幸福的根源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振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最大的感触是——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真...

  • 啃读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之一

    #慢慢啃读的一本: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 原创读书分享第三十二天(2019.2.25) 啃读...

  • 啃读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之三

    #慢慢啃读的一本: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 原创读书分享第三十四天(2019.2.28) 啃读...

  • 小学生科学探究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也许是先生主张“生活里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缘故,专门提到了关于科学学科的思考。 先生认为科学...

  • 2019-03-02

    #慢慢啃读的一本: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 原创读书分享第三十六天(2019.3.2) 啃读第二章 ...

  • 我的阅读在哪一层?

    2021年夏天,初入新网师,对李利老师的讲座《如何啃读一本书》情有独钟。还记得李老师说“啃读与兴趣无关”,啃读枯燥...

  • 【原创文集】渡于菩提树下

    教育科学学院20级教育大类理2班吴支飘 人生在世,从来都是喜怒与哀乐,成败与得失同行。 我们生活中有轰轰烈烈,起起...

  • 陆伊霏是科学Queen

    陆伊霏是科学Queen,吃面in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科学+人生‖《生活与教育》啃读ing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v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