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散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阵雨心情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17:40 被阅读0次

    之前听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很不错,但一直没有时间看。这两天抽空把这本书看完了,的确很不错,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通过蛤蟆先生的十次心理治疗,帮我们完成了一次从儿童到成人的精神之旅。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苍鹭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儿童态的自我”和“父母态的自我”。虽然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我们的很多行为仍然是按照童年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的。比如,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虽然很想发火,内心充满愤怒,但我们却没有办法爆发出来。因为小时候的我们,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总是不得不选择妥协,选择讨好我们的父母,选择承认我们的错误,选择他们认为对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虽然我们的内心深处并不赞同父母的看法和决定,但我们没有勇气反抗。
    等到我们长大了,面对工作、同事和领导,我们依然选择去讨好和适应他们,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我们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因为我们知道,那样做可能会遭到斥责和教训,但我们内心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让我们做回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看到某些很强势的人,我们知道他们处于“父母态的自我”,他们常常表现得对人严苛,处处以老大自居。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外表软弱的我们,也有“父母态的自我”,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那些强势的人,是用“父母态的自我”对待别人,而我们却是用它来对待自己。我们总是自我批评、自我否定,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我们虽然早已摆脱了对父母的物质依赖,但精神上却仍然被他们的教育所束缚。
    我们总是用他们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审视自己,评判自己,却极少分析那些观念的错与对。
    如果我们小时候总是受到批评和否定,没有建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我们便会时时刻刻感到缺乏安全感,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总是在追寻着什么,却总是感到空虚和无聊,因为我们需要的只是内心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这是我们小时候所缺失的。
    我们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去寻找那个内心真正的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m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