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职场菜鸟成长记
想要高效沟通?别忘了这一点。

想要高效沟通?别忘了这一点。

作者: 撸啦啦练写字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08:23 被阅读6次

李大妞的故事

李大妞是一家公司里的老员工,在岗位上做了5年之久,所以她对很多事情都很了解,每个刚入职的员工都会尊敬的称呼她为李老师。当然,当新人对工作内容有疑问的时候也理所应当的去找她。

有一天,小王发现报告里有个地方写的不清晰,她去找到李大妞,她说:李老师今天心情不错啊?看你面色红润、容光焕发的,看着年轻好几岁呢。

李大妞,哈哈,小王真是会说话。怎么了?有啥事?

小王顺势拿出手里的报告向李大妞请教起来,顺利的了解了报告中的不清晰的地方在哪里,并且说:李老师,如果我们下次这样写你看是不是会更清晰一些了?blablabla

过了不一会儿,和小王一同进公司的小陈儿因为其他地方不知道怎么做也去找了李大妞。

她是这样说的:李老师,咱这报告是咋写的啊?我们新来的看也看不懂。

李大妞本来高兴的心情瞬间转阴,心里想:怎么地啊?看不懂就对了啊,这是我们几年工作的结晶。

小陈儿接着说:李老师,你给我讲讲,明明上面写了是物料下发的过程,后面怎么变成物料的管理了?

李大妞:你可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你们经理吧。

表情突变的李大妞

故事先讲到这里,小王和小陈其实做了同一件事儿,但却收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会发现,故事的转折在于“李大妞本来高兴的心情瞬间转阴”这个细节,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学会营造沟通氛围。

如果气氛友好、轻松,会非常有利于沟通进行。正向的沟通氛围,会大大提高沟通效率,比如小王。而冲突、紧张沟通气氛,会使让对方本能上的对抗,从而降低沟通效率。比如故事中的小陈儿

相信生活中每个人对于沟通氛围的重要性都深有体会。有时候挺小的一件事儿莫名其妙引发了俩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一件很重要的事却轻而易举得到了解决。

但是,你可能会问,沟通的氛围这么重要却始终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才能营造呢?


图书介绍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是插图修订第15版。

用两句话介绍书中的内容:第一句:寓教于乐的沟通学权威教材;第二句:极具操作性的健康关系指南。 这本书非常厚,但是作为教科书它并没有那么枯燥,里面有非常多的案例、甚至用电影、电视剧、甚至是漫画辅助讲解各个知识点,让内容很生动、有趣。

它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看入人里”主要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和重要性;“看出人外”主要说的是自我之外的信息,比如沟通中语言和非语言的运用,还有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并且介绍了改善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

说了半天沟通氛围,那到底什么是沟通氛围呢?

氛围指的是沟通过程中双方的情感基调。人会感觉高兴、悲伤、难过、生气等等,和天气的变化一样一样的,天气有时候晴空万里、风和日丽,但有时候就会狂风暴雨、寸步难行。人们沟通中的氛围也是这样,不断变化的。

从上面的故事中大家会认识到沟通中氛围的重要性,但是氛围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信息的分类。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把沟通当中需要传递的信息分成了两类,一类叫做肯定的信息,一类叫做不肯定的信息。

肯定的信息:重视、承认、赞同。

不肯定信息:回应缺失、插嘴、各说各话、岔题、无人情味、含糊其辞、表里不一、异议信息,包括攻击、抱怨、争辩等。

大家会发现肯定信息会给对方一种受到尊重、被重视、有价值感的感觉,而有价值感是每一个人天生要追求的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如果要营造积极的沟通氛围,那我们就注意避免使用不肯定信息,而要多用肯定信息。

理解了这一点,对后面我们片段的学习会非常有帮助。

阅读原文片段

你可以试着想象自己努力展现的一面受到了他人的否定,然后你就可以理解防卫心是如何产生和运作的了。比如说,假设你的老板批评你犯了一个十分愚蠢的错误;或者想象一下,朋友说你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或是心上人管你叫懒人。倘若这些攻击并不合理,你很可能感觉受到威胁;但是请注意,即使你心里很清楚这些攻击是合理的,你还是会做出防卫的反应。例如,当你确实犯了个错误,真的非常自私,或者老是用粗糙的方式去对待你的工作时,你很可能也会对批评竖起防卫。事实上,批评越是命中要害,我们的防卫心也越重。

读完这个片段大概大家就明白了开篇的案例里为什么小陈没有得到李大妞的帮助——因为她去向李大妞讨教,结果上了先指责、批评,引发李大妞的防卫,李大妞第一反应:呵,你一个新人来找我兴师问罪的啊?

那么怎么做才能在表达的自己不满意时候还能不让别人有自我防卫呢?这里有两个概念:

1、评价式沟通;

2、描述式沟通。

评价式沟通指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式沟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你”开头,比如,你真懒、你真笨、你有神经病等等。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不符合我们期待的部分认为不合理的,那对方一定会感受不到尊重。这明显是一种不肯定信息。

可是大家可能会说,明明是不满意要提批评或者建议怎么不用不肯定信息呢?书中给了很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用描述式的沟通。

描述式沟通指的是我们将焦点放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上,而不是去做判断。表现形式是以“我”开头,书中称为“我”句式。

举个例子:

评价式沟通:你是不是太墨迹了?都过去三天了,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你的计划!

描述式沟通:我特别着急,因为项目马上要进场了,我在想计划提前评审一下是不是会比较好?

我们不去指责、批评,只聚焦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上,可以不让对话从一开始就进入抵抗、防卫氛围中,这样再是不是提出的建议或者批评会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呢?

小练习

案例中小陈儿说的是:李老师,这报告是咋写的啊?我们新来的看也看不懂。

那么如果小陈儿改用描述式沟通会如何表达呢?这里有三个选项

A、你们这个的报告逻辑不太清晰啊。

B、我看不太懂这个地方的逻辑,我也特别着急,因为都三天了好像我这边工作还没什么进展。

C、李老师,我觉得你们是不是之前的报告有问题?

A是典型的“你”句式属于评价式沟通,C表面上看用“我”开场,但是内核仍然是指责和批评,并未聚焦到说话人的感受和想法上。所以答案选B 。

聪明的你选对了吗?

描述式沟通一定会有用呢?有些人可能平时受到的指责太多,他仍然会把你的表达当成指责进入防卫状态,但不管怎样,描述式沟通仍然是会比评判式沟通可能更容易带来好结果的方式。

更多内容,可以移步荔枝微课听到更多关于创建积极沟通氛围的知识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要高效沟通?别忘了这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ne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