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并非模仿

作者: 至此今夕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02:28 被阅读13次
摄于日常。

模仿的最高境界是,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有用的法则。

初二的地理老师曾在课堂上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她那年的高考,有个同届的男生考上了浙大,这是她们学校唯一一个上浙大的男生,轰动全城。

要知道在我们那四五线小市区上有个被名牌大学录取的人不多。也许几年就出那么一两个。

这个故事励志了我很久,在学习和定定目标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将它拿出来放大,让自己照着这个男生前进。

可是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发展,我想,我能考上浙大吗?或许。为什么他会是我前进的目标?浙大有名。这个目标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这是我当年所想。

现在才明白它可以成为我动力的原因是它只是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而已,效仿没有什么意义,要从中知道,它可以作为奋斗目标是因为男生很努力才考上了浙大,叱咤学校风云,而不是侥幸,它告诉我,只要你努力,也可以成为万人仰慕的那一个人。

你知道吗,小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了,模仿大人走路,吃饭的样子,说话的样子。我也是。虽然我不再是小孩,可是要拥有模仿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而成了。这已然成为我长期的一种习惯。

“透过现象看本质”,嗯,就是这样。不是硬生生地仿照他人做的事情,为了让自己达到这个效果,而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模仿的过程中,锻炼出自己的“能力”――就是在完成这类事情上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对付它。

刚开始我还没有摸索出这个道理,只是知道只要照画葫芦,也还没有学会深度思考的能力,但我知道,我这么说有天我会有自己的一套法则。

再到后来,因为喜欢练字,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请教,我问,应该怎么去练才得以写得一手好字,对,我当时就是说“如何写得好字”。他回答我说,其实很简单,一开始的练字都是从模仿中开始的,你把喜欢的书法家的字将它打印下来,最好是古诗或句子,一个个模仿地写,久而久之自然会有神气,除非你并不喜欢这件事。

我点点头。

日后我就开始做起这件事了。在练字的过程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自己也可以写得好,我不知道怎么去开始而已。逐渐地我摆脱了固定书法家的画风,我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经常有人问起,玲玲啊,你写的是什么字体怎么去练啊?我说,我自己的风格罢了。你若喜欢可以去网上搜索喜欢的字体打印下来再临摹。

对了,还需要备一支笔一个本子每天一练就可以了。

我把当年老师告诉我的同样的方法告诉了他。

他会不会在想:这不等同于白说吗?

知者自知,所有的开始都从模仿,只是愿不愿去开始在于他。

我还“模仿”过许多老师的笔风,会慢慢去完善自己的笔画结构等等。在练字这件事上,我一丝不苟不曾放弃。

可是“模仿”是一个定时“炸弹”,把他人的计划当成自己永久性的目标时,没有及时更新自己,划清定位,我们有可能都随时“爆炸”。

这在于我们过分把对方当成“不得不去”做的一个项目,也就是说你发现他通过努力获得了许多奖项,也把这些奖项规划在努力的范畴内。可是你没有意识到的是可能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得到,因为那些奖项与你从事的东西没有半毫关系,你获得那些奖没有多大的意义,也不是你感兴趣的,纯粹想像他一样光荣而已。对么?

后知后觉,开始会自我拷问,得到了你可以用来做什么?突然你就陷入了沉思,当初的目标是什么,把他作为参考者有哪些“含金量”,这就在于我们太肤浅了,以为和别人一样就可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赞许。

并没有。

参考者”的意义只在于让我们明白事情的背后,我们是需要“移动”的,不是刻板的。这就不难理解了。

接着浙大男孩的故事,我到现在都还拿出来让自己想一想,他是靠怎样的运气和实力才考上了这个学校。就这样我一路对自己的目标修修改改,沉思到底要去做什么才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认可――最好可以说明我比从前聪明多了,让“笨”脱离我而去。

毕竟小时候听得最多是这样的评价:这孩子不是不积极,是不够聪明。

足以让我哭一周的话了。

不够成熟的时候我总想着多做“证明题”,向所有人宣誓我不笨,不爱说话而已,别不理我。现在是,原来他们喜欢拿自己的优点与我作比较,突显出我最难堪的那一面。

还好那些人也从此从我生活里消失了,我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如今我明白了“证明题”我不必再做了――吃过的苦心中的隐涩我都一一将它放好了,不再轻易玻璃心,我已经很懂自己个性了。就算现在再有人与我比较,我一点都不在乎了。

因为懒得和不懂自己的人解释,何必让自己活着找累。

我也有过很多目标,在给自己剪裁排除时就会越来越清晰,我喜欢这样明确又富有生气的自己,不再是一味模仿他人如何生活又有多大的理想目标,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定位。

这是浙大男孩教给我的事。

今夜的月光很寒冷,可是心里有一个随时都能温暖自己的太阳。

相关文章

  • 模仿并非模仿

    模仿的最高境界是,最终得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有用的法则。 初二的地理老师曾在课堂上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她那年的高考,有...

  • 写作必修课6:从模仿到精通,向大师学习写作

    当你看到“模仿”二字,是不是内心有一丝的“鄙视”。别急,“模仿”也是大师写作的起步。 模仿并非抄袭。模仿是根据一篇...

  • 晨读感悟-0820

    书名叫《深度模仿》,却并非教我们模仿得更像,事实上,模仿到最后,越来越不像才对。 1.守—毫不犹豫的认真模仿 学习...

  • 模仿

    万事多从模仿开始—— 儿时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都来自于模仿。模仿并非抄袭,只是学习、成长。 今日看到李白的《渡...

  • 【晨读感悟】深度模仿,由企业到个人

    作者认为,单纯通过创新而成功的只有少数的天才,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模仿而成功。模仿并非毫无用处,创新有时基于模仿。企业...

  • 模仿模仿

    这篇文章写的时间段,是2016年双11即将到来之际。如果你是一个营销人,此刻一定正在绞尽脑汁做各种海报借势营销。 ...

  • 人生如水

    “女人是用来被爱的,不是用来被理解的。”王尔德如是说。 “艺术并非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又说。 ...

  • 模仿

    模仿惺忪睡眼 模仿吃饭喝水 模仿说话呼吸 模仿偷奸耍滑 一遍一遍模仿,模仿他,模仿她,模仿昨天 前天又被昨天模仿 ...

  • 寻找模仿的对象

    寻找模仿的对象,内容到形式进行模仿,文字模仿流程模仿道具模仿装备模仿,视频模仿,现场模仿。 有什么概念都自己想,很...

  • 进步,从模仿榜样开始

    进步,从模仿榜样开始。模仿,并非是完全的照搬全抄。而是根据榜样和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个更改。 很多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仿并非模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nykftx.html